甚至可以说和她在听到他的回答之前的情绪相比,没有一丝多余的情感波动。
他调动所有算力,计算着这种异常的原因。
说她冷漠,她似乎又有极强的同理心;
说她敏感,却又可以对他的“恶意”毫不在意。
很可惜,计算无果,他看着脑海里系统鲜红色的“错误”提示,终止了算程。
无所谓,她的情绪,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重要的。
等烛微做好饭时,林杳已经躺在沙发上睡着了。
他将所有的饭菜端到桌子上,走到林杳面前,安静地注视着她。
即使是睡梦中,她的眉毛也微微有些蹙起,脸上是五天上班+一天奔波的疲惫。
那他现在该怎么做呢?喊醒她,让她起来吃饭?还是就这样让她在沙发上继续睡?
烛微机械地跑着程序,用海量的训练样本计算两种做法可能带来的影响,通过绝对客观的数据判断哪种做法更符合用户的期待。
他一边跑程序,一边升腾起一个有意思的念头。
如果他是个实验成功的AI仿生人,情感模拟功能完全正常,他面临这样的情况,会怎么做呢?
他思考了一会儿,却发现这个问题注定无解,如果他能够回答这个问题,那也不至于说他的情感模拟功能完全不可用了。
毕竟当初在实验室,一群研究员费尽功夫也没成功激活他这一项功能,只能遗憾地宣告实验失败,他已经是……最接近成功的那个了。
没多久,烛微的程序跑完了,经测算,林杳有78.6%的可能希望自己不叫醒她,等她睡到自然醒再起来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