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玫摇了摇首:“没有与晋王孺子结交的道理。”以崔渊与晋王李治如今的关系,她若要与晋王府来往,也只能与晋王妃保持良好关系。孺子毕竟只是妾,也不可能出面交际。不过,若是成为太子良娣或是宫妃,便是另一回事了。“且,我面对她的时候,仍有些发憷。”便是此世确实与她所知的历史有差别,她也丝毫不想涉入后宫之事中。交好或得罪女皇陛下,都不可行,倒不如离得远远的。
“也罢,明年……大约事情也定下了。我谋外任,带着你和阿实离开长安便是。”崔渊道,“这大半年,便尽力而为罢。”且不说改换晋王的内宅,让晋王对他始终保持好感,不着痕迹地影响他的决定,对他而言也并不是难事。
☆、第一百三十七章 密友亲事
女皇陛下的出现如同惊鸿一瞥,片刻间便失去了芳踪。或心满意足或眷恋不已的围观者们便是继续盯着应国公府看,也看不出一朵花来。于是只得各自散去,或追寻佳人,或游玩赏乐。
崔渊与王玫坐在胡姬酒肆里,品尝了他们家的葡萄酒、古楼子与碳烤羊肉,滋味确实颇为不错。直到部曲来报,原本坐在隔壁食肆里的晋王已经带着侍卫去了禁苑,他们才结账下楼,出了延康坊,径直往西市去了。
因娘家所在的宣平坊与婆家所在的胜业坊都临近东市的缘故,王玫对东市的商行店铺食肆酒肆都已经十分熟悉了。至于西市,她只随着李氏、崔氏来过一回。当时坐着牛车,也不曾细细看道路两边的店铺,便直奔首饰行、金银铺、玉器行去了。以至于如今入了西市,她仍是好奇得很,见到新奇之物便忍不住入内看一看。
如此闲逛了一下午,收获也颇为丰富。不但给家中嗷嗷待哺的两个小家伙带了好些糕点坚果蜜饯之类的吃食,还将不少十分具有民族特色的西域特产、波斯特产――如挂毯、地衣、水晶器物、黄铜器物等都统统打包带了回去。王玫的喜好与寻常贵妇实在差得太远,崔渊又悄悄地买了几斛上等的玉石、宝石、珍珠,打算时不时给她或者家中女眷们一些惊喜。
二人满载而归,家人们各得了礼物,也都皆大欢喜。隔两日便又到了休沐的时候,王玫自是遵守承诺,与崔渊一同带着崔简、王?G回了一趟王家。因小三郎刚过了百日,需要仔细照料的缘故,李氏、崔氏已经很有些日子不曾出门了。王玫便劝着她们时常出去散一散心,又让晗娘、?S娘多去别院探望崔芝娘。
“闺中密友到底难得,可别因羞涩的缘故与芝娘生疏了。”她揽着侄女们细细叮嘱,“虽说如今别院中皆是长辈,但你们也并非不曾拜见过贵主与阿家。蕙娘、芝娘如今忙于课业,也很该偶尔歇息歇息,只管给她们去帖子便是了。去别院或者邀她们来家里都使得。”她也曾想过,是否要带着侄女们出门饮宴,多参与些交际活动。但郑夫人、真定长公主出席的饮宴可谓是整个大唐最为顶尖的交际圈,来往女眷的地位与王家实在差得太远。过犹不及,对年纪尚小的侄女们而言,反倒没有什么益处。
晗娘、?S娘均点了点头。晗娘回道:“我们一直与芝娘姊姊通信呢。也是见她提到课业繁忙,才不好去打扰她。而且,芝娘姊姊列了好些书,让我们仔细看一看。我们如今也和二郎一样,天天读书习字。”
李氏笑道:“我一直觉得她们年纪尚小,只教她们记一记谱系、练一练琴棋书画女红便罢,也不须拘着她们读书。哪能料到,她们竟对史书如此感兴趣,天天都缠着你阿爷问。有些问题,连你阿爷也答不上来,她们便写信去问七郎。几乎隔日便写一封,七郎也回了厚厚一叠。”
崔氏也掩唇浅笑:“七郎说,他让大郎去答妹妹们的问题,也很有些进益。不过,七郎到底事务繁忙,阿家便想着给她们请一位女先生,能教书,也能教礼仪,只是暂时在族内寻不着好人选。”
王玫想了想,便答道:“好先生确实难得,宁缺毋滥。不过,晗娘、?S娘也很不必舍近求远。不妨每天给我带信便是。我若不能回答,还有子竟呢。”她也喜读史书,因是后世之人,对某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