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婆婆也叹气。
走水路快不说,也平安些,陆路免不得遇见山匪贼人,沿途提心吊胆,哪有水路好?
可真要是让元娘坐上一个多月,指不定命就折在路上了,到那时,纵有财物又如何,王婆婆到底是妥协了。
“即便要下船,一时半刻也是不成的,少说得过两日到了码头。”王婆婆爱怜地摸着元娘微湿的额头,温热的大手握轻颤的直冒冷汗的小手,哄道:“好孩子,再忍忍,阿奶知道你最乖最厉害。”
元娘吐得眼里都没了神,可她还是抬起头,努力扬起一个笑容,试图宽慰阿奶阿娘和弟弟,“我没事,只是还不适应罢了,说不准明日便好了呢。”
她用发颤的手帮岑娘子擦泪珠子,“阿娘别哭,我、我也不是很难受,只是一点点不舒服……”
话还没说完,船一个颠簸,她禁不住低头,任由胃翻江倒海,吐到脱力。
固定在桌面上的油灯,灯身虽不动,可烛绳轻晃,连带着昏暗灯光下的影子也被拉长,述说着无力。
隔壁厢房中,魏观依照姑母交代,看着表弟读书做完功课,才披着夜露回房。
江上湿冷,他进了洒满暖黄光辉的卧房时,还能感觉到敞开薄披风裹挟的寒意。进了舱,风吹不到身上,寒意自然就慢慢散了。
只是停留在门扉前,他依稀听见了什么动静。
等到他解下披风,于三足面盆架前净手,再点灯走到桌前,整理书册时,在门口听见的微弱动静才清晰起来。
因为被他充当书房的这一隅,恰好与隔壁舱房相连,什么动静都听得清清楚楚。
恐怕是有人晕船晕得太厉害了。
听着像是不及笄的小娘子,已虚弱至极,连气力都要没了。
清俊少年对此倒是颇有经验,他祖父是商贾巨甲,家中几代经营船运。如今,家中虽已不再经商,可他也曾在老家待过一段时日,耳濡目染,比常人知道的要多许多。
纵使身强力壮的人,晕船也有可能出事,何况对方听着声年纪尚小。
他想起白日曾撞见在隔壁舱房出入的老妪,表弟闲话时提过这户人家,她家小娘子生得有八九分颜色,身世也惨,说是一屋子孀妻弱子雇了几个镖师去汴京投亲,说不准同船多日,就叫小娘子动心了……
当时表弟说的话过于轻浮不堪,他便板着脸令其罚抄论语中的几篇,这也是为何今日会耽搁如此之晚的缘故。
念及此,清俊少年放砚台的手一顿,招手唤正蹲角落,一边用炭烧壶水,一边渐渐阖起眼打盹的随从,“平直,去把老家带来的止呕丸拿出来。”
第10章 隔壁船舱的少年 她连忙重新支起窗子,……
唤作平直的小厮瞬间瞪大眼睛,努力让自己看起来清醒精神。说来也奇怪,这小厮明明长得端正顺眼,但随意两个睁眼的动作,就莫名显出一股滑稽。
他弯腰点头,连声应道:“诶诶,郎君可是晕船了?”
刚说完,小厮就抽了自己一个嘴巴子,他家郎君还曾经跟着出过船,在船上比陆上还轻便呢,跟回了家似的,哪能晕船啊。
小厮小心翼翼抬头偷望主子的神色,内心紧张。
清俊少年不会计较这等小事,面色依旧,“你送去隔壁舱房。”
小厮立刻出声响亮地应下,他是后来被主母拨到郎君身边的,不似郎君身边原本就跟着的端直踏实可靠,也不够知晓郎君的脾性,若非端直被郎君派出去了,今日也轮不着他来办事。
平直牟足了劲,这回定要把事情办得漂亮。
于是,他敲响隔壁房门时,连用的力道多重都在手上反复掂量过。
王婆婆隔着门窗,声音狐疑的问是谁的时候,纵使无人能瞧见,平直也是笑容满面,“老人家,我是隔壁厢房客人的下人,听闻贵家娘子晕船,恰好手里有药,特命我送来的。”
平直的声音的确耳熟,王婆婆依稀有印象,白日隔壁和苦力说话的小厮的确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