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1 / 2)

即便那话里没什么绝密消息,但也有失体面不是?

如此,沈记的包厢反而成了他们极追捧的热门?去处。

她这之前也读过几期大庆风物,因此那天见了薛依依的文章后?便知道必能刊登。

只是没想到影响力如此之大,刚刚扩充出来的十二个包厢都不够坐的。

好在沈记跟这一片的街道司、捕快关系都好,郑元武几个这几个月,没有一天是不来沈记吃面的。

加上沈记纳税积极,因而街道司允许暂用梧桐街街面一部分位置,搭上棚子来给客人坐候。

否则大冬天的,在外面冻坏几个人,街道司也担不起责任。

但这样终究不是长久的办法,沈荔多少?有些为难。

以沈记目前的规模来看,再扩张恐怕不容易。

就算能买到铺子,沈记现?在能掌厨的暂时也只有她一个。

宁宁毕竟人还小?,虽然有些天赋,但帮厨也就罢了,做主厨肯定不成。

要是能有几个充分打好基础、技艺熟练、红白两案都能干的厨师送上门?就好了......

沈荔忙活一天,好不容易闲下来,便抽空做了片刻白日梦,正?要回后?头院子里歇上一歇,就听见有人叫她:“沈掌柜、沈掌柜!请留步!我们打个商量,如何?”

闻言抬眉一看,是刚刚从包厢下来的几个商贾,口音倒像是西南那边的人。

西南一带富的极富穷的极穷,再看衣着?,嗯......

应该是极富的那一批。

几人里领头的那位戴着?紫色貂毛帽,围了同色围脖,这时便开口:“沈记环境清幽,饮食也样样鲜美,无一处不周到。唯有一点......”

他竖起一根手?指,故作神秘:“就是人一多了,这转桌用起来不甚美观啊!”

沈荔听了,也不由得点头。

虽然是系统出品的转桌,质量绝不会差,但最适合的人数也就在六到十人之间。要是人太多,用起来的确不太方便。

古代?等级分明,不是人人都敢上手?转桌子,且古人没有浪费的观念,一点就点一大桌,满满当当的。

转起来万一洒了掉了,反倒不美。

她看这富商似乎还没说完,做出洗耳恭听的表情:“那么几位客人是打算......?”

紫貂富商露出弥勒佛般的笑容:“是这样啊沈掌柜,我听说江南也好京城也罢,那些真正?的豪富人家都流行?每人面前摆一张小?桌,自己吃自己的。这不正?适合我们吗?”

这样一说,沈荔懂了,那不就是分餐制吗?

她刚开沈记的时候就想这么搞,但被沈蓉和乔裴好说歹说,硬生生劝住了。

这时再被人提起,顿时又蠢蠢欲动,爽快笑道:“杨老板此言有!待我钻研一二,到时出了成果,还要请杨老板拨冗前来啊!”

她答得真诚,那杨老板笑得也就更真诚几分:“沈掌柜为人爽朗,性?子豪迈,可见是做生意的好料子。若是我家中儿女能有沈掌柜万分之一的能耐,那我老高又何必千里迢迢跑来京城......”

两人商业吹捧片刻,杨老板并其他几位富商才慢慢离去。

他虽然是头一个提出如此建议的,却不会是最后?一个。

沈记自从大庆风物新刊发行?后?,门?前车马喧腾迎来送往,一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态。

客人一多,要求自然也就多了。

可京城能吃得起酒楼的人就这么多,就算吃得起,也不可能天天顿顿都在外头吃。

沈记的客人多了、生意好了,其他家的自然就落下去了。

如奎香楼凌云阁这样的老牌酒楼,虽说也有一些固定客人还能撑一撑场面,但那账本?到月末一翻,总是不好看。

凌云阁掌柜张琪‘啪’的一声合上账本?,面前的账房乃至于一干伙计、跑堂、大厨等等,都抖了一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