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你奶奶讲再过两三个月就要考秀才了,身子可得仔细些,凉馍凉菜吃不得。”

说起饮食,猛然想起这个时候正值饭点,忙问:“子辰,可吃了晌午饭?我身子不舒服吃不下,月儿只熬两碗粥凑合一顿”

曾子辰忙说吃过,同方才应钟月的答案一样。

明白秦氏病未愈身体虚弱需要静养,觉得话说得差不多了,便提出告辞。

钟月起身朝疲态已显的秦氏说:“娘,我送子辰出去。”

精力不济强打精神的秦氏缓缓点点头,又叮嘱两句曾子辰,才就着钟月的胳膊慢慢躺下,阖眼休息。

钟月掉身出门送人时,睁开紧闭的双目逆光注视着她的背影,弱不可闻地叹口长长地气。

“辛苦了,冷冷呵呵站半晌。该回学堂了吧,走,我送你出门。”

“无事。”少年淡定地浅笑摇头。

“还没事,鼻子都冻红了。”钟月打趣他。

“……”抬手想摸鼻头,想必定又惹她揶揄,捻捻手指头,作罢。

生意暂时不忙的小杜氏瞧见两人从院中出来,便笑吟吟高声道:“子辰,吃饭没,伯娘给摊块煎饼?”

曾子辰笑着婉拒了对方的好意。

“月儿,你娘热烧可退了。我正准备收拾妥铺子去瞅瞅。”

虽是跟钟月说话,但余光却关注着一旁少年的神色。

第68章 母女沟通

以前钟月特烦小杜氏, 能不搭讪尽量绕着走。但自昨晚对方愿意帮忙照看她娘后, 态度略微有了改变。

兵家有言“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尽管用此话形容小杜氏和她们家是驴唇不对马嘴, 可钟月拿此名言自我开解,令她不再过于纠结以往之事。

吃一千次小亏, 关键时刻能帮一回忙也行。

所以语气温和地答小杜氏的话:“比昨晚强些,才睡下。今儿生意怎样?”

“只晌午那一会儿好点还有几个人,旁时连鬼影都没有。天漏了似的, 愁死个人。”

小杜氏说到最后开始唉声叹气, 注意力放在买卖上,便没心情瞅曾子辰了。

钟月清楚她大伯娘最爱夸大其词,尤其遭遇挫折时, 便苦着脸道:“伯娘,再不济也比我家关门打烊强。你别急, 天晴就好了。”

说罢眨眼给曾子辰一个眼神, 示意他别杵在这儿了, 赶紧回学舍不然让小杜氏八卦揪住哪个话题掰扯个没完没了。

插不上话的曾子辰早就想走,收到钟月的暗示, 神色泛出三分焦急和颜对做势要接话的小杜氏道:“伯娘, 子辰得回学堂了。”

正要问他家酒楼最近生意是否也受天气影响,而且还想打听是谁叫他特意带着礼品探望妯娌的。

可听说人家要去学堂只得作罢, 转而笑道:

“那你赶紧吧, 读书是大事, 咱们钟家村盼着你考上秀才呢。义康总说你厉害, 要学你一样用功。”

曾子辰几乎没跟小杜氏接触过,此刻被她夸得面色涨红,打声招呼加快脚步逃走了。钟月目睹其窘迫磨样忍不住勾唇轻笑。

察觉周边有视线投向自己,目光透出强烈的八卦之意,凭直觉大伙是因曾子辰拎礼拜访的事情。

街头巷尾最不缺的便是道人东家长西家短的老百姓,何况是阴雨绵绵的冬日。

钟月止了笑,默默地往自家铺子里走。秦氏病中,家里活计皆落在她身上。

从昨晚至今儿上午一直照料她。灶房里包子馅,发的面都没顾得管。趁着现在有时间,赶紧将余的食材用完,做点包子蒸上。

纵使不卖,她们自己也得吃饭,再晚些时候还需煎药给她娘喝。希望喝了汤药,夜里烧全退了,钟月心底暗暗祈祷。

等她走远后,喝着热菜汤的某食客翘首呲着一口黄牙问小杜氏:“刚走的那小子是你家哪门子亲戚?”

他话音落后,好奇者亦竖耳倾听。

小杜氏常年混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