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辰拉出小身子埋在他怀中的妹妹,软着嗓音道,没抬头看一旁的继母。
时至今日虽然生活里已经习惯母女二人的存在,可面对继母,他仍然无法对往日的种种做到释怀。
手拿煎饼的秦老太太满脸慈笑注视着互动的孙子孙女,心头虽然遗憾三儿媳妇生的不是小子,可各有各的好处。
两个小子不是一个娘生的,将来分家岂不是为了争家业打架。
“泠儿来奶奶这里吃煎饼,你大哥有事要忙。”
秦老太太举起手里的东西朝孙女晃晃,她和老伴没来之前媳妇雇了个帮忙做事的嬷嬷。
没两天她便让人家走了,自己好胳膊好腿,田里的农事轻的重的都能做,甭说照看孩子伺候月子,银子省下来以后给孙子用。
……
去往酒楼的路上,想到那里的混乱状况,曾子辰蹙了蹙眉头。
暖暖的春阳已跃出云海,高高悬挂东方,街肆上人潮渐密,小贩的声音此起彼伏。
从巷子里出来,果真见秦家生煎铺子向外伸展的廊檐下有秦氏忙碌的身影,环顾四周却没找到钟月,暗忖难不成又瞎跑着卖煎饼去了?
脚随心动,曾子辰忍不住拐向食铺:“二婶,我要两块煎饼。”
“子辰呀,好些日子没回村儿了吧?等一会哈,前面还有俩。”此刻食客不算太多,秦氏抬头飞快望一眼曾子辰,笑容温和。
“月月呢?怎么没瞅见她。”曾子辰很是随意问。
“那丫头说现在不忙,跟文斌跑别处去了。”
说起女儿,秦氏笑意更盛,适才她拿着空筐回来,觉得一个人忙得过来,把剩下没来得及卖的煎饼又装走了。
不得不说跑着卖饼的法子真不错,跟她守着摊子等食客上门卖的钱差不多。
曾子辰一副看吧被我猜中的表情。
“你这孩子,给啥钱啊,月月可没少从你那讨纸。”
秦氏在曾子辰掏钱时连忙阻拦,将牛皮纸包好的煎饼递给他:“趁热吃,凉了就不好吃了。”
“二婶,我用过饭了,煎饼给旁人捎的,哪能白吃,明儿我自己来买时您免了钱也不迟。”曾子辰笑着把铜钱丢进秦氏面前木匣子里。
“行,明儿可得来啊,婶子给你做带肉的。”
秦氏不疑有它,没再继续阻拦,她心里挺喜欢眼前的少年,懂事知礼。
以前女儿学认字的纸张都是人家给的,如今别说两块煎饼,即便使片八片她也舍得。而且她心底还存个隐秘不成熟的想法。
重新往筐里装了十来份煎饼的钟月忽然找到了销售自家小食的法子。
“娘,我要吃鸡蛋煎饼。”行人中一孩童指着两步远脆声叫卖的钟月,抓住身旁妇人的衣襟摇晃道。
“不是才吃了蒸糕吗,哪有那快就饿了,煎饼有啥吃头,回家娘给摊。”妇人拽着儿子嗔怪道。
“儿子就想要……”
“想吃就给他买嘛,几文钱的事,唠唠叨叨……小姑娘,要两份煎饼……”
圆脸中年汉子不耐儿子吵闹媳妇絮叨,招招手冲暗中观察的钟月喊。
“拿好,热乎着呢,共六文钱。”
总结后钟月发现卖出去的煎饼,小孩子买的居多,于是她便拉着表弟专挑有孩子的地方嚷喊,果真效率高了不少。
空筐而归的路上,钟月又和曾子辰迎面撞上,心情极为振奋的她主动打招呼:“子辰!”
当发现对方手中提拎一包小食,跟她家煎饼的外包装十分相似,可随之想起曾子辰已经买过了,便否定自己的猜想。
迎面走来的曾子辰视线从钟月红光焕发的面庞,移向她胳膊弯里只剩几片米黄色细薄葛布的小竹篮,微微惊讶问:
“不会又卖完了吧?照你这个速度,干脆呆在县城卖煎饼得了。”
“这是赶上逢庙会赶城的人多,若平常日子则没这么顺畅了,你家酒楼这几日食客肯定也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