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达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秋风渐起的时候,驻地的白杨树开始泛黄。能返城的知青们陆续收拾行囊离开,驻地一下子空了不少。那些暂时回不去的,也都捧起了课本,加入了高考复习的大军。

研究所里的气氛也变得微妙起来。午休时间,大家不再闲聊家常,而是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低声讨论着返城的事。

“我老家南京来信了,说给我安排了中学教师的工作。”

“上海我舅舅说能帮我弄到纺织厂的指标。”

“唉,我家在农村,回不回去都一样。”

温婉默默吃着带来的午饭,没有参与这些讨论。直到有一天,她正在实验室整理数据,所长突然把她叫到了办公室。

“小温啊。”所长推过来一杯茶,“听说你父亲平反了?”

温婉点点头:“是的,上周刚接到通知。”

“那你有什么打算?”所长欲言又止,“以你的能力,回沪市肯定有更好的发展。”

温婉愣住了。她还没想过这个问题。

当天晚上,家里的电话突然响了,这是驻地为数不多的几部电话之一。厉战接起来后,表情变得很惊讶:“爸?对,温婉在。”

温婉几乎是跑着过去接电话的。

电话那头,父亲温友和的声音比上次见面时洪亮了许多:“婉婉,咱们家的小洋楼归还了!组织上还补发了十年的工资!”

温婉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爸,太好了。”

“婉婉,”父亲的声音突然变得郑重,“你想回沪市吗?爸爸可以想办法把你调回来。以你现在的研究成果,进上海的研究所绝对没问题。厉战的工作我也可以托人安排。”

电话这头,温婉沉默了。她抬头看了看:厉战正在辅导历达做数学题,梅郦在厨房煮着香喷喷的粥,历知和历敏趴在地上玩跳棋。窗外,落日的余晖给核桃树镀上了一层金边。

“爸,”温婉终于开口,“我想留在这里。”

电话那头明显愣了一下:“为什么?这里条件多苦啊!”

温婉轻声笑了:“爸,这里有我的家,有我的事业,还有.。”她看着正在皱眉解题的历达,“孩子们的未来。边疆建设需要人,我觉得在这里更有价值。”

挂断电话后,厉战走过来,什么也没问,只是紧紧握住了她的手。温婉靠在他肩上,看着窗外的暮色渐渐笼罩驻地。远处,新盖的砖瓦房亮起了星星点点的灯光,广播里正在播放《歌唱祖国》的旋律。

几天后,研究所的调动名单出来了。唐欢欢要回北京,老刘也要回省城了。送别会上,唐欢欢抱着温婉哭成了泪人:“温婉姐,你为什么不跟我们一起走啊?”

温婉拍拍她的背:“这里有我的根啊。”

夜深了,孩子们都睡下了。温婉收拾完桌上的课本,发现厉战独自坐在院子里抽烟,背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