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只是单纯心疼村民吗?

不过李子墨很快就知道了答案,“这次征人,不仅仅是卡年龄,家里只要有两个汉子的人家,都要去一个。”

“什么?!”

这件事就在这个傍晚,村里所有人吃过饭之后,村长在村头点燃了篝火,开了一个全村的会议。

家里有两个汉子的人家不少,比如村长的大儿子葛长春,虽然和村长分了家,但他有了一个一岁多的儿子,刚好符合这个条件。

村里也有两个孩子的寡妇,比如东林婶子,大儿子今年才九岁,小儿子不到六岁,男人前年一长风寒走了,按理说他们家不需要去服役,但朝廷下来的新规矩,不看年级只看性别。

要一个九岁的孩子去打仗,这无异于是去送死,东林婶子哭得背过了气,九岁的大儿子红着眼眶抱着亲娘的头。

五岁半的小儿子不知所措嗷嗷大哭。

一时间所有人不管家里符不符合条件的人家,都心里塞了湿棉花,满心的愤恨却无处发泄,甚至都不敢宣骂于口,一个不甚就是对官爷不敬甚至对陛下不敬。

吃晚饭的时候,李奶奶和李三婶就都知道了这件事,里面让李子丰把李家二婶也叫了过来。

几人先是震惊后又担心,但很快冷静下来,他们李家这一支上,符合要求的也就他们三家,二婶家还好说,女儿出嫁,现在和儿子小夫妻一起住,只要和李二叔立马分家就好。

现在所有的难题都集中在李三叔和李子墨一家,原本李子墨不需要去当兵,但现下李大家除了李子墨还有李子丰这个男丁在,兄弟二人必去一人,李子墨自然不会让李子丰去送死。

三婶家两个儿子,一个年纪小,一个还没有成亲,分家显然来不及,家里三个汉子最少也得去一个。

按照村长说规矩,三婶家需要去两个汉子的。

村长蹲在谷堆上面,看着围着的村民,他忍不住叹息一声,“这件事我也是刚收到的信儿,之所以这么晚了把大家召集起来,就是担心白日里天亮被人看到,正式的文书还没下来,这就是咱们最后的时间,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这段时间我只当做不知情的,大家各自找出路吧,待文书下来我可只能公事公办,你们大伙儿可别怨我。”

围着的人也都纷纷表示不会怨,更是感念村长忙着责罚将这事儿告诉大伙。

或许今夜过后,明日文书就到了,或许他们还有两三日的时间,谁也不知道这把刀什么时候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