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江孜还特地拿了一盒比较贵的手霜那外地商人说对手保养效果非常好,那就特别适合江母,毕竟她要刺绣手不能变得粗糙,容易刮坏布料。
江孜甚至还看到了几个金发碧眼的海外商人,讲着一口塑料普通话,于晓静一脸稀奇的想要凑过去又害怕,被江孜拉了过去若不是于晓静他们在,她高低能蹦出来几句外语跟他们好好沟通一下。
这些海外商人卖得东西就比较杂了,什么海外的琉璃、首饰、服饰、能砸死人的干面包……还有大量的香料外国人很喜欢用香料做菜,可大华朝的香料大料都是当做药材用的,没几个人买,剩了一大堆,被江孜低价全买了下来,可比在药铺买要剩下至少三分之一的钱呢。
186、下次还敢
当然,除了这些,他们还买了一堆杂七杂八的东西做工精致的拨浪鼓,漂亮的木制簪子、石磨小动物,古代版本的木头乐高建筑……
每样多多少少都拿了好几件,两位半资深货郎打算试试水,如果好卖还会继续来县里淘货。
当然,他们两个除了掏钱买下看中的货物,还得乖乖充当无情的搬运工,期间江谌甚至回到牲市区放了一次竹筐实在是买的东西太多了,顺便收了那些葡萄果酒,还花钱请人帮忙看着驴车上的东西。
牲市只是寄存驴车,车上的东西要是丢了他们可不管的。
想要帮忙看东西,那就是另外的价钱了。
差不多到了下午四点,在江谌的左催右催下,江孜和于晓静这才意犹未尽的跟着他们往回走。
“你瞧瞧现在都是什么时候了,回到镇上的得要一个多时辰,到时候都多晚了?娘和于婶等了这么久,肯定要着急坏。”坐在外头赶着驴车的江谌念念叨叨的,江孜恨不得用手堵住耳朵,于晓静小声地在她耳边嘀咕:“还不如坐我二哥赶的驴车呢!阿谌可真能念叨。”
江孜无奈耸耸肩确实是太晚了,到铺子估计都要六点多了,虽然现在天黑得晚,可当时说好的是在四点左右就要赶回的。
自己理亏,也就没办法反驳江谌,只能由着他唠叨。
再说了,只要想象一下回去就要迎接江母和于婶的狂风暴雨,一对比现在这又算得了什么?
权当是提前演练了。
于晓静一听,还真是这么个道理,当即连连点头朝着江孜竖起了大拇指,坐在外头的江谌把两人的对话听得一清二楚,好笑又无奈算了,都是自家妹妹,还能怎么办呢?
就说是因为给他们淘货才耽误的时间呗。
回到镇上果然已经六点多了,江谌和于晓毅赶着驴车,远远的就望见江母和于婶搬着长凳坐在铺子外头,看到他们就立刻站了起来,脸上都没有几分笑容。
“你们怎么弄到这个时候才回来?也不看着点时间,都多晚了?”
“就是,你们倒是好好说说,到底去干什么了,没有一点时间观念,不知道我们在这里等着会担心?”
“是不是晓静?缠着要多玩会?你们别老是惯着她,都惯成什么样子了?”
“也不定是晓静,我看都是阿孜,她每次去集市码头采购的时候都要叫半天才肯回。”
真的不得不说。
了解自家儿女的那肯定是他们的父母,听听江母和于婶两人一来一回说的这些话。
完完全全都说在点上了。
江孜和于晓静缩在车厢里互相看着对方。
“你愣着干什么?下去呀!”
“你愣着干什么?你先下去!”
两人大眼瞪小眼的,就是没有谁肯先动弹一下,外头的江谌简直是要被她们逗笑了,别看江孜平时像个小大人一样,实际上也挺孩子气的。
江谌先一步跳下驴车:“娘,于婶,今天不怪阿孜和晓静,县里很热闹,各种外地商人和海外商人带了很多货物过来,她们是帮我和晓毅看货呢。”
江孜得意朝着于晓静扬了扬下巴:瞧我哥多给力。
于晓静撇撇嘴: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