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她建立加工坊的初衷也有大批量生产红薯粉条的想法晒干的红薯粉条可以保存许久,特别方便出远门的人随身携带。

红薯粉条得用红薯淀粉做,江孜陆陆续续做了不少红薯淀粉,家里估计还剩下十几斤,按照她以外的经验来说,一般不会存在多少损耗的,一斤红薯淀粉能出一斤粉条。

留几斤淀粉备用,剩余十斤做十斤红薯粉,够自家人吃上几顿了。

只是这样剩下的淀粉可就不多了,下午得让方志叔他们开始做红薯淀粉了。

现在嘛,先做红薯粉条。

十斤红薯粉,加大概4000毫升的清水搅拌成没有颗粒的淀粉糊,拿纱布过滤一遍,粉条会更加细腻,然后就可以上锅蒸了。

江孜有找铁匠做过不粘的铁盆,专门用来做各种蒸糕的,拿来蒸粉皮也是刚好。

铁锅烧水,水开后放上蒸笼,将铁盆放进去,倒上浅浅一层淀粉糊,盖上盖蒸几分钟,等到有气泡了就再倒入第二层淀粉糊,就这样重复着将铁盆满了就可以了,出锅前要注意淀粉糊已经全部蒸熟没有白芯。

放凉了倒出脱模,用油纸包裹起来防止被风干,放到通风处去晾干,估摸着两天就会变硬,到时候再拿出来切成细细的粉条保存就可以了这样做的粉条大概只能保存上半个月。

如果想要保存更久,就将这些粉条再拿到通风处晾晒风干,这样保存上半年甚至一年都没问题。

十斤红薯淀粉正正好做了十块厚实的红薯粉块,江孜想着方志叔几个都是胃口大的,就留下三块中午做酸辣粉,到时候也把于婶叫过来一起,于家其他人都去镇上了。

剩下的七块就全部用油纸包起来,拿到通风处去晾干。

“阿孜,你忙好了没?炸了不少红薯片了,你可以撒上配料装起来了。”方芸眼尖瞧见江孜抱着好几块石砖一样的东西,赶紧过来帮忙,江孜确实有点拿不动了,分了一半终于松了口气:“真是没什么力气,就这点东西都抱不动……放在这里就可以了。”

将红薯粉块放好,江孜就跟着方芸回到了院子角落的灶台前,炸好的红薯片已经装满了三个木盆,最开始出锅的那一盆已经完全晾凉了,变得十分酥脆。

“方芸姐,你们炸的红薯片火候真的是刚刚好。”江孜先捏了一片炸红薯片尝了一口,竖起了大拇指,方芸不好意思的摆摆手:“跟你比还是差好多的。”

江孜也不跟她争论这个,她们炸的红薯片真的是火候很不错,以后这个就可以交给她们专门来负责了。

“方芸姐,我去拿调料,让刘婶一个人炸,你来帮我打包。”江孜说着就去厨房,用托盘端出来五个小罐子,正好是昨天磨的那些调料粉,她出来的时候方芸已经拿了一叠包装袋放在了桌边这些油纸包装袋就是她们昨天做好的,串上了细绳,等红薯片打包好系紧了就成了。

江孜拿起小木盆,装一斤炸红薯片,然后撒上干辣椒粉就递给方芸,方芸拌匀以后就倒进油纸包装袋里,江孜则拿起另一个木盆装好炸红薯片撒上孜然粉再递给方芸,不同的调料粉用不同的木盆才不会串味,这样轮流着的打包。

“阿孜,那边准备得差不多了,柴火也准备了不少,你看看我们接下来做些什么?”先进门的是苏民叔,瞧着她们三个,立刻避嫌的站在了大门口,方志叔也停下了脚步。

“时间不早了,我去准备午饭。”江孜站起来,知道他们避嫌不打算进来,就对方芸道:“方芸姐,让方志叔和苏民叔把这些东西搬到加工坊,你教教他们怎么打包,先把这些打包好,下午再做其他的事情。”

江孜的话刚说话,方志叔和苏民叔就很积极的进来搬东西,方芸正要跟过去,刘婶开口了:“方芸,你来炸红薯片,我跟他们去就好了。”

刚走两步的江孜脚下顿了顿,没有说话直接去了厨房她知道方志叔和苏民叔刚刚不进来是为了避嫌,倒是忘记了方芸没成亲,才十七岁,要是单独跟两个大叔呆久了,即使是在大庭广众之下,难免有人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