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说,这次在江孜面前算是露了脸,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吃过晚膳,江孜留下同阿力和秋知聊了会关于食肆开业的事情,林大仁还未过来,有些事情交代副厨也是一样的。

“食肆开业,我是肯定不在的,林叔厨艺好但是不擅长管理后厨,后厨的事情你们两个多帮着盯着些。”

“青石县这边没什么好的美食,酒楼饭馆客栈的饭菜味道都说不上好,不是我自夸,但等咱们开业,只要味道能一直保持住,生意肯定差不了的,你们也别糊弄,我隔段时间也会来视察。”

“如若食肆生意好,实在是忙不过来,你们也别只知道累死累活的干活,该补充人手就提,写信回庄子,我自然会安排的。”

交代的多是些食肆有关的事情。

离开前,江孜特地叮嘱:“咱们与通记牙行一向交好,是有合作往来的,我与青石县这边的管事虽然接触少,但他说自己是食肆的老食客,早就惦记着咱们食肆在青石县开业,咱们也别管这事是真是假,开业前记得递份消息过去,单独为管事的做上一桌子好菜,以后若有什么事,兴许还能找他关照帮忙一二。”

等会到客栈已经夜深人静时,江孜匆匆洗漱了一番,早上六点便起了,借用客栈的厨房,做了几十个烧卖与葱油饼,要了客栈自己后厨厨子熬煮的小米粥,吃过早膳就赶路出发了。

“姑娘做的葱油饼真好吃。”肖茹上了车,还在回味刚刚吃到的葱油饼,又想起路边买的,直摇头:“昨天路边买的葱油饼味道真不好,又油又腻还煎糊了,一股焦味发苦,难吃!”

“青石县确实找不到什么味道好的吃食。”胡晴儿也是深受其害,江孜附和了几句,直打哈欠:“我得眯一会,晚上睡得晚,早上起来太早。”

都是为了能吃一口好的。

青石县往回走便是久云县,两个县城离得远,中间隔着王家村与赵家村,先路过赵家村,再到王家村,从久云县去往青石县时是直接略过王家村住在了赵家村,回程则是正好相反。

虽说一路几乎未停的赶路,也没法在天黑前赶到久云县,商队货物多,夜间赶路不安全,也就只能留宿在王家村。

中午吃的是酸辣粉,江孜困得很,根本不愿意去准备吃的,酸辣粉就很好,所有东西都配备好了,就是热热辣辣的,吃得人冒了一身热汗,等到了王家村住下时,江孜第一件事就是找人烧水,舒舒服服的洗了个澡。

晚上也是应付了一下,吃的是方便面,热水一泡,撒上调料粉包和蔬菜干肉干,是她喜欢的香辣口味,吃饱喝足到头就睡,坐车一天浑身的酸软在倒在床上的那一刻似乎全部都消散了。

赶路很累,但好在王家村离久云县不远了,早上慢悠悠的吃着香辣蒜蓉刀豆配粥,坐了一个时辰的马车便到了久云县。

573、蒜泥白肉、水晶皮冻

和来时相比,如今再回到久云县时更热了些,好在到的时候还算早,喝了凉茶,胡晴儿拉着江谌去找蒋木匠家。

之前来的时候遇到蒋木匠摆摊卖木雕的,雕得十分精巧且家中只有那木匠一人雕刻,产量不高,所以价格略贵,之前便将摊位上的十三件木雕全都买下,到了广川郡只摆出来五件,全都卖掉了,尤其是江孜一眼看中的美人戏猫的那幅屏风,更是卖了十二两银子,足足翻了一倍,这其中利索不小,江谌自然迫不及待。

江孜懒得动,她嫌热,坐着都觉得浑身汗津津的,就和肖茹坐在大堂里,又要了了一壶凉茶,坐在角落的位置看话本,胡晴儿和江谌没耽误太久,一个时辰不到就回来了。

“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江孜好奇询问:“又收了多少木雕?”

“那蒋木匠确实没骗咱们,他家里只得他一个人雕刻,产量不高,他有个八岁的而已,近来跟着他学木雕,他还得教着孩子,产量更少了。”胡晴儿坐下灌了一大杯水,江谌接着说:“这几日也就雕了一幅鸳鸯戏水的屏风和一个狮子摆件,不过他家里还有好几个大件,尤其是两座送子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