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一眼,胡晴儿开口了:“行,除了现在这些婶子们想要买的,摊位上的剩下的我都要了,麻烦看下一共多少银钱?”
“行,那要麻烦两位姑娘稍等一会。”摊主显然也有经验了,估计以前也遇到过外地商人,不急不忙的开始清理起摊位上的布料,除去现场已经被调走的,剩余十匹细棉布,十三匹细麻布,每批颜色和图样都不一样,算出来的价格一共是一万三千叁佰文钱,即十三两三百文。
“那得借用下婶子你的推车,帮我们把这些布匹送去福源客栈可好?”胡晴儿直接结清账款,又指了指白策:“离这里也不远,我让我们白叔随你们一起过去。”
说罢,江孜又补充了一句:“白叔,你先跟这位婶子去把这些布匹放回去,我们几个就在这里逛逛,等你过来一起去码头。”
白策和摊主还有她儿媳妇整理好摊位上的布匹,推着离开,肖茹跟在江孜和胡晴儿身后继续逛着小摊位,只是时不时抬手看看手腕上的素银圈,心不在焉的样子让江孜一下子就瞧出来了,笑着问:“刚买的?很喜欢?”
“白叔送的,说是我生辰快到了。”肖茹小声回答,江孜挑挑眉,问:“你娘和白叔,你有什么意见?没意见的话,我觉着等咱们回去了,可以给你娘和白叔举办一场婚礼,热闹一下。”
“婚礼?我,我没什么意见啊。”肖茹眨了眨眼,回答得很认真:“只要阿娘高兴就好了。”
“那挺好的,到时候我也来讨杯喜酒。”胡晴儿听见了,立刻笑眯眯的扭头过来:“讨份喜气。”
“还讨份喜气?等这次回去,也差不多该我们讨你的喜气啦!”江孜见状立刻笑道,胡晴儿难得的红了脸,轻哼一声:“别在外头瞎说,我和你哥还没确定呢。”
“哎呀,差不多了,我看我哥攒了不少银钱,这次回去肯定能在镇上或者县里买个宅子,到时候就可以把晴儿姐姐你娶回家了。”江孜调侃,胡晴儿掐了她一把,说说笑笑的又逛了会,白策回来得很快,几人见也耽误挺久了,怕江谌担心,赶紧往码头去。
黄昏渐渐散去,微风轻拂冲散热意,带来丝丝凉意,夜色渐深,街头巷尾房檐上的灯笼都亮了起来,码头更是热闹,摊位上都挂着灯笼,昏黄的灯光与来来往往的人群,为这夜色增添了几分繁华与热闹。
“这可比咱们去过的夜市都要热闹呀。”江孜看得眼花缭乱,拉着胡晴儿跑去专卖木雕的摊位,对那美人戏猫的木雕屏风十分喜爱,摊主还在灯光下拿着刻刀在雕刻着手中的木头,有人问价时才会抬眼回几句话,江孜实在是没忍住问了价,得到五两银子的价格时,顿时收了心虽然确实雕刻得很好很精致,但是五两买个木雕,对江孜来说还是太奢侈了。
倒是胡晴儿有些兴趣,与摊主交谈起来。
可惜就像那卖布匹的婆媳差不多,这位摊主家中只有他在雕刻,每一件木雕耗时耗力,产量自然不多,价格上让位并不多。
可是他要价高,问得多,买的少,胡晴儿还是很想要买下的,就跟摊主你来我往的说了许久,最后以五十两银子将摊位上的十三件木雕全部买了下来。
最后,问摊主要了家中地址说是如果还需要的话就去找他,还还找摊主要了一个竹筐,小心翼翼的将木雕放进去,由白策背着,这才心满意足的离开了,一边走还在跟江孜说:“我上次跟你哥出去半个多月,沿路看到不少卖木雕的,可没这人雕刻的精致好看,贵是贵了些,但是咱们总要卖些精品吧?每样木雕利润一到三两肯定没问题的。
550、久云县(三)
等她们找到江谌的摊位时,江孜发现他们在卖菠萝,一人负责削皮切块,一人负责加盐水,盐水装在木桶里,已经用了一半了,卖的还不错,一个菠萝二十五文钱,尝过的都说好吃。
“我们带了五十个菠萝过来,卖得不错,等咱们回来的时候再去那边多买一些。”江谌跟江孜说着,摊位上来了客人,他又赶紧忙去了,胡晴儿在帮忙,江孜和肖茹根本没办法靠近,干脆放弃帮忙:“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