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小厮嘴里的凉菜红油云丝,其实就是凉拌豆腐丝。

“之前在常平镇没见过豆腐皮豆腐丝这类东西,还以为是阿孜做出来的新鲜吃食,没想着原来平乡镇这边早就有了。”胡晴儿感慨:“所以说是咱们孤陋寡闻见识差了,只有出来见过世面了才知道。”

“以后咱们肯定能多走走多看看。”江孜笑着给胡晴儿夹了些红油云丝:“晴儿姐姐你尝尝,味道很不错的。”

裹着一层红油的豆腐丝吃起来一点也不觉得油腻反倒是很香,一点点辣,更多的是酸,但是酸得恰到好处,很是爽口。

吃过午膳,众人依旧是兵分三路,江谌和胡晴儿带四人整理了一批货物去码头摆摊,其余人闲逛寻找本地特产,江孜和肖茹还有白策一起去看铺子。

铺子的位置就在齐叶刚买下的铺子隔壁,铺子的房东姓李,越河街上有一半的铺子都是这位李老板的,是真正的包租公。

“江姑娘,若是家中变故,需要用钱,我这两间铺子也不会卖的。”李老板说话直接,指了指已经在装潢的清风茶楼:“齐公子作保,我便多等了一日,将这铺子留了下来,价格方面也与齐公子说过的,五百六十两,不做二价。”

“行,没问题。”江孜完全没有讨价还价,直接答应,白策拿出银票,李老板显然是很满意的,当即就道:“行,趁着现在时间还早,咱们先去镇长府宅将房契变更了。”

售卖宅子商铺,房契变更需要去衙门办理,镇上没有官衙,所有相关事项都要前往镇长府宅,等房主之名改为江孜并且盖完红印这房契便算成了。

李老板是原房主,房契变更他必须在场的,江孜倒是不需要亲自过去,就由着白策跟着一起前往镇长府宅。

江孜和肖茹留在新买的铺子里,她已经逛了一圈,两层的铺子,原本是丝绸店,里面原本的东西全部搬走,空荡荡的。

后院有三间卧房和一间厨房一间库房,厨房并不大,没有地窖,院中有水井。

需要改进的不多,主要是后院,库房得改扩建厨房,挖一个地窖充做仓库,三间卧房布局全部调整,改为两间小卧房与一间大通铺。

整体来说,五百六十两买下这间铺子并不算贵。

等了半个时辰,白策拿着房契回来了,江孜看了一眼,交给白策保管,打算去码头看看,谁料小雨忽至,淅淅沥沥的落在房檐上,肖茹眼角发现了一个卖油纸伞的小摊,跑过去要了两把油纸伞,油纸伞做工还不错,上面的图样很漂亮,价格也不算贵。

“这油纸伞的伞面比哥哥在常平镇收的更精致些。”江孜仔细看了看肖茹手上的油纸伞,画的是园林花景图,百花绽放,彩蝶飞舞。

“对呀,卖的价格也差不多。”肖茹点头,撑着伞和江孜一起来到摊位前,摊主是个十八九岁的姑娘,看起来温温柔柔的。

“这位姐姐,这油纸伞是你自家做的吗?这伞面画的得很漂亮。”江孜伸手去看摊位上其他的油纸伞,每一柄油纸伞的伞面都是不同的图样。

“对,是自家做的,这伞面也是我自己画的。”摊主说话时跟她温柔的模样十分相近,轻柔极了。

“姐姐可真厉害,画得真好。”江孜甜甜的夸奖,又问:“那姐姐家的油纸伞多吗?我哥哥是跑商的,我随他第一次来平乡镇,我觉得你这油纸伞很好,想多收一些带去别处。”

“有的有的。”摊主闻言,笑意更深了些:“平乡镇的夏日雨多,跟今天一样,明明是晴天,突然就会下雨,家里特地多做了些油纸伞,估摸着还能有二十多柄呢。”

545、平乡夜市(一)

就像江谌会在看到觉得合适的食材之类的东西会直接给江孜定下来,江孜也是毫不犹豫的要了这些油纸伞。

“我们住在福源客栈,你送三十柄油纸伞过去,客栈有人,你找姓江的就行了。”江孜给了一百文钱做定金便走了。

夏日的雨真是来得快,去得也快,就在江孜纠结下雨了还要不要去码头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