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梅干菜肉饼、油条就不错。”
“太腻了些,全是荤的,再来个豆腐皮素包子怎么样?豆浆也要备上,也有早上不喜喝粥的呢。”林大仁提议,他身后的帮厨小心翼翼的开口:“我觉得还可以备些鸡汤小馄饨,小馄饨和高汤都是提前准备的,到时候就不用那么手忙脚乱的。”
“行,咱们如今也算是镇上最大的食肆酒楼之一了,日后每天的菜单需得比以前要丰富些。”江孜思索了一下道:“你们说的都备上,再加个清淡些的小米粥,想什么酸萝卜之类的酱菜小菜都要准备,不单独售卖了,点餐的都送上一小碟子,仅限开业第一天。”
早膳算是定下来了,还有午膳和晚膳。
清河县的食肆有四名主厨,两名副厨、六名帮厨。
主厨何军、林大仁、齐程、贺清,贺清是主厨里唯一的女子,是从加工坊那边调过来的,厨艺很是不错,原本是一家酒楼主厨的女儿,从小学厨,因为是女子,父亲对她要求十分严格,十三岁便在后厨开始做厨子,后来父亲失手碰碎了食客的一块上等玉佩,赔偿不起,被卖到牙行去抵债,他父亲一气之下病倒,在牙行那种地方,病倒了只能硬抗,没扛过去就去世了。
所以贺清虽然才十八岁,厨艺很好,性子也很冷。
副厨便是从帮厨提上来的赵六和胡军,他们俩跟着何军和林大仁学了这么久,好歹也算出头了。
“既然是新开业,你们四个主厨,就仔细想想,准备一道你们最拿手的菜式,尽快定下来,提前备好食材。”江孜早就有想法了,补充了一句:“贺清姐,你就做文思豆腐,这道菜还没上过菜单,在咱们食肆也算是一道新菜式,也只有你能做。”
贺清拿手的就是文思豆腐,这道菜最是考验刀工,豆腐切好煮出来,几乎要比线都要细江孜不知道其他人能不能做得到,反正江孜很少做这种麻烦的菜式,很难能达到这种标准,这道菜必须得勤学苦练才行。
“好。”贺清点头,没有任何异议,剩余几个人就互相讨论了起来,都是一起共事的,彼此拿手好菜那都是清楚的。
何军选择做红烧鱼,这是他来江家第一天的时候下厨做的唯一荤菜,当时便大受欢迎。
齐程打算做白玉蹄花汤,清炖的猪蹄一点都不腻,配上芸豆炖煮后加点盐和胡椒粉调味就可以了,猪蹄蘸着酱料吃,超级香,连一向怕吃清炖荤菜觉得腻的江孜都能吃上不少。
林大仁更擅长做面食,他向来都是主要负责早膳,午膳时只限定的做几道拿手菜,当然也会尝试着学着做些其他菜式,毕竟是个经验丰富的厨子,学起来也比那些帮厨快得多,他这次打算做鸭血粉丝汤,还是跟着江孜学的,一直都是由他负责做的,味道很好。
除了这些菜式,江孜还定下了其他菜式佛跳墙、香辣猪耳、蒜蓉粉丝蒸虾、虎皮尖椒酿肉、咸鸭蛋黄焗南瓜、拔丝山药、浇汁豆腐、荷塘小炒、三丝蔬菜卷、凉拌木耳藕片、鱼头豆腐汤、药膳老鸭汤。
其中佛跳墙是限量菜品,只出售十份,价格也是极贵的,不会上食肆菜单,只接受预定,每日预定最多三份。
这样的规矩是江家食肆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但是没办法,佛跳墙没上过食肆的菜单,海干货存货不多,且处理繁琐,做起来很麻烦,没办法放开了售卖。
至于晚膳,主推的就是钵钵鸡、和拌面,拌面的浇头就多了葱油麻酱拌、肉末茄子、青椒肉丝、咖喱鸡肉、香辣肉酱、香菇肉酱。
汤是免费赠送,有丝瓜蛋汤和虾皮豆腐汤。
“晚膳会不会太简单了?”何军摸着下巴,赵六附和:“和中午丰富的菜式比起来,感觉差别有些大。”
“好些天没有开业,到时候肯定人多,咱们中午肯定会很忙,晚上简单些,就算生意淡一些也没关系,忙得太狠,第二天会没什么精力的、”江孜摇头补充了一句:“更何况这年头的普通百姓本就省吃俭用的,不见得晚上还有那么多人,咱们干脆别那么辛苦,左右这银子是挣不完的,别把人给累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