孜看着那干干净净的虾壳朝着她竖起大拇指,也夹了只虾。

“跟你学的。”于晓静还挺得意:“青出于蓝胜于蓝。”

还别说,江孜吃虾最是不喜欢剥虾壳了,容易把手弄脏,她就是像于晓静那样剥虾壳的,以前这死丫头总说他矫情,这会还不是学得高兴。

胡椒醋鲜虾味道确实不错,江孜吃了便知道大致的做法了,回去试着做一做,说不定还能给店里加道新菜呢。

除了这道胡椒醋鲜虾,白切鸡和醋藕味道也还算不错。

“我觉着这里做的这几道菜,味道要比清河县的唐家酒楼都要好些。”江孜忍不住就跟大伙吐槽:“他家的菜都是形式大于口味,味道都挺不一般的,就是卖相不错,挺唬人的。”

“价格也挺唬人,也就是那些冤大头为了充面子喜欢去那里。”于晓静拿起一个野菜团子,掰了一半递给江孜:“这野菜团子闻着还挺香,看着挺扎实的。”

江孜其实吃不太下了,但还是接过了,只是这一半又掰了一半递给江谌,剩余的也就是两口的量因为是用的几种杂粮面粉做的,还挺有嚼劲的,确实放了些五花肉,油脂的香味渗入到野菜和面粉里面,让原本有些难以下咽的野菜团子油润了许多,调味也是刚刚好,味道确实和一般的野菜团子不一样。

456、刘记特色菜式(二)

第二天,江孜早早就起了,拉着于晓静去吃早膳。

原本江孜以为,一家主要是招待过往行人的客栈,饭菜估计很一般,但是昨天的晚饭给了江孜意外之喜,以至于她很是期待今天的早膳。

“早点有什么吃的?”于晓静坐下就朝跑堂的大叔招手,他立刻迎了上来,笑容灿烂:“咱们这的鲜肉小葱薄饼味道很好,你瞧瞧这些吃早膳的客人,可不是在这住宿的,都是些街坊邻居。特地来吃咱家这鲜肉小葱薄饼的。”

“行,那就给我们来一份。”江孜点头,往旁边看了一眼,果然几乎每桌上都有一份薄饼,看起来确实不错的样子。

“还有别的什么?有粥吗?要热乎乎的,”于晓静顿了顿又问:“包子馒头之类的呢?”

“今天的粥有蔬菜玉米虾仁咸粥,南瓜小米甜粥,包子只有香菇素馅的,野菜团子也有的。”跑堂的特地提醒:“若是就两位姑娘,点上一份薄饼和粥就够吃了。”

“行,那就再来一份蔬菜玉米虾仁咸粥,不够咱们再加。”于晓静挺听劝的,等跑堂大叔送来早点,于晓静又拉着跑堂大叔说起话来:“叔,你们这新化县挺热闹的,我家是开杂货铺的,我来这就是特地来瞧瞧有没有合适铺子的,你跟我说说,想要在新化县找间铺子,容不容易啊?”

“姑娘想找铺子?那可真不容易,基本上好位置的铺子生意都不错,能有几个愿意轻易放弃的?偏僻的位置人少,也不适合做什么生意啊。”跑堂大叔倒是挺有耐心的,跟于晓静聊了好一会,江孜边吃边听还真的别说,这鲜肉小葱薄饼味道不错的,葱香味鱼肉香味很好的融合在一起,饼子一点也不硬,非常有韧性,蔬菜玉米虾仁咸粥熬得刚好,浓稠鲜美,配着薄饼吃香得很。

“姑娘若是真想找铺子,就四下去逛逛,或者去官牙问问。”跑堂大叔最后说了一句,于晓静也不失望,她本来就觉得问不出什么,塞了十几枚铜板算是答谢他帮忙。

两人吃完,胡晴儿便下来,后头跟着江谌和大壮等人,白策叔早就吃完了去后院帮着看马车了。

“晴儿姐姐,我跟晓静打算在县里四处逛逛,等吃过午膳就回去了。”江孜知会了一声,和于晓静手挽手就出了刘记客栈,还听到后面江谌在叮嘱白策好好跟紧她们。

江孜已经很久没有这样走街串巷了。

上一回还是想找铺子,顶着太阳走了好几天,热得不行。

这次倒是还好,冬日暖阳不烈,走走停停散步一般还挺悠闲,只是找个铺子不容易,实在是没看到哪里有贴着出租铺子的。

白策问了路人,三个人便直接去了官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