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五十二斤干海货,二十八两六百文钱。

这么多干海货够用一段时间了。

而且品种还多。

“晓静,等回去有空了,我就用这些干海货给你做佛跳墙吃!”江孜挽着于晓静往前走:“我老早就想试着做做佛跳墙,就是因为缺了很多食材,如今攒得差不多了,就差乔珉瑄答应给我从京城买的火腿了。”

“佛跳墙?这什么菜式?名字也挺奇怪的,能好吃吗?”于晓静这样说着,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肯定好吃,阿孜你做的吃食就没有不好吃的。”

“那我可保证不了这次做的佛跳墙好吃,我可是从来没做过。”江孜摆手,停下脚步,这个摊位是卖水果的,卖的甘柘和橘子。

“那为什么叫佛跳墙?”于晓静追问,看了眼摊位上的橘子皱眉:“过年吃了你给家里送了那么多橘子,害我现在看到这些橘子就觉得难受。”

“佛跳墙,意思是好吃得佛祖闻着香味都想要跳过围墙来吃。”江孜笑呵呵的跟她解释,指了指甘柘:“裤子就算了,我想买些甘柘。”

甘柘,其实就是甘蔗。

“小姑娘,我家的甘柘可甜了,这么长一根就卖二十文钱,这边有刚削了皮切好的,你们尝尝看?汁水又多又甜。”摊主是位热情的婶子,见两人停了脚步就赶紧端起一个盘子,上面堆满了甘柘。

“让我尝尝……哇,好甜呀!给我来三根,我带回去给爹娘哥哥嫂子尝尝。”于晓静捏了一小块丢进嘴里,甜滋滋的。

“婶子,给我来三十根根,都砍成差不多跟手臂一样长度就行。”江孜要得多,摊主一听立刻乐得合不拢嘴:“行行行,我给你挑那种又粗又甜的!”

三十根数量可不少,砍断以后,一个竹筐都有些装不下,白策本就背了几十斤的干海货,竹筐塞满了也装不下,江孜找摊主要了两个竹筐,她和于晓静两个人一人一半的就背上了。

454、新化县(三)

买完甘柘,旁边就是卖虾皮的摊位,他家虾皮品质还不错,江孜自己也做过一些,不过小虾米可不好捉,她做得并不多,早就用完了。

既然遇上,就肯定不能错过了。

江孜大手一挥:“这些有多少?我全要了。”

除了虾皮,江孜又去卖酒的摊位上看了看,她试过乔珉瑄带过来的京城美酒,这里卖的虽然不如那些,但也确实比在清河县能买到的强太多。

就是价格不便宜,几乎翻倍。

二十斤也不多,江孜全都买了下来,上等的白酒适合待客,偶尔做菜也能用得上。

当然是指自家做菜,如果给食肆,那绝对是不够用的。

“阿孜,咱们买的东西太多,这么多真的要扛不回去了。”于晓静将甘柘全都塞到江孜的竹筐里,将酒坛子放进自己的竹筐,三个人都是满满当当的。

可这才逛了半个时辰都不到。

“看看我哥在哪里,问问看大壮哥他们在哪里,让他们帮忙拿回去。”江孜站在人群里张望,于晓静摇头:“我记得阿谌哥让他们去四周逛逛,这会应该还没来码头这边。”

“我看到公子哥胡姑娘了。”白策突然出声,指了指不远处的瓷器摊位道:“姑娘,我把东西先拿回去,你和于姑娘跟着公子。”

“也行,那我们就过去找我哥。”江孜点头,白策力气大,背着竹筐,又提着两个竹筐,瞧着还有余力,离开前还特地嘱咐:“姑娘,这里人来人往的,不太安全,你们一定跟紧了公子。”

江孜应了,于晓静迫不及待拉着江孜就往江谌跑去,瓷器摊位上的瓷器非常精美,围观的人不少,买的人却不多。

一个双耳瓷瓶就卖三十二两银子。

再想想她哥去收购来的素白陶瓷,就算是又在上面题词作画的,价格也高不到哪里去。

相比之下,这里就像是在当众抢票。

“怎么就你们俩?白策叔呢?”胡晴儿看到挤进人群的江孜和于晓静,皱了皱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