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许多砍多伐,山上的树木长成也是要时间的,都给我心里有点数。”
这事找村长自然是没错的,村长当即定下了规矩,可总有几个村民不满意。
“每次只能送六十斤木材,还要轮流,那到手才多少点木炭?”
“就是啊,就不能一次性多烧制些木炭吗?”
村长的脸色沉了下来,瞪向那几个抱怨的村民:“江家愿意免费为村民烧制木炭已然是大伙儿占了便宜,你要是去外面买木炭,即便最下等的木炭,一斤也要二十几文钱,是你们砍些木材就能换来的吗?江家自己的加工坊每天都忙不过来,现在仍旧愿意腾出来时间给大伙儿烧制木炭,若是还有人不知足,在这里说三道四的,那干脆就不要来烧制木炭了!”
这话一出,刚刚还在抱怨的村民立刻不说话躲进了人群。
按照村长的安排,一户六十斤木材,烧制成木炭需要一个时辰即两个小时,每天可以给四户人家烧制木炭,村里三十几户人家,大概十天一个轮回,十斤木材能换三斤木炭,六十斤就等于能换十八斤木炭,离过年还有两个月的时间,还能轮上至少六回,每家每户就能得一百斤左右的木炭。
一百斤左右的木炭,再备些柴火,要度过这个冬天绝对是绰绰有余的。
江孜是事后知道的,也没怎么放在心上总归村长自己会去协调的,虽说花了时间安排了人员去烧炭,但是江家可没亏,不用自家人上山砍柴就能分得木炭,十斤木材能得五斤木炭,分给村民三斤,自家留两斤,整个冬天下来,六轮三十几户人家,至少都能得两千斤木炭!
这也算是和村民们各取所需吧。
两千斤木炭,要供着温室,应该是够的吧?不够也没关系,除了给村民烧制木炭,江家也要额外给自己烧制木炭的,只是木材就去别村买,就不在后山砍了,后山的树木再多也经不住这般霍霍。
除了烧制木炭的事情,江孜还从加工坊里挑出来两个人,一个是护院,一个是懂些算术,被江孜安排去外头专门收购东西如今江谌与于晓毅主要都是在常平镇和清河县的码头来回摆摊,只有拿货的时候才会特地去各个村落,所以也没办法像以前一样帮着收购些食肆需要的食材。
所以专门安排人手去负责去各个村落采购才是最好的。
为此江孜和江谌聊到了大半夜,大概了解了哪些村落能收购什么东西,也可以节省时间,不至于白跑一趟。
这样除了从菜农和方山村村民手上收购蔬菜,也能去别的村落收购,收购也不仅仅只是收购蔬菜,若是有其他的食材、干菜野味之类的收购来了,食肆也都是用的上的,还有像红薯、黄豆、绿豆等可以当原材料在加工坊也是大量需要的,去村里收购,比去镇上的米粮铺子采购要便宜得多。
等安排完这些事情,已经是十一月下旬,二十三号这天,江谌回来就告诉江孜:“今儿通记牙行的小厮去码头找我,说是最近来了些不错的人,若是想要的话,让你这两天就去瞧瞧。”
想要,怎么不想要,加工坊本来就有些忙不过来,两个去各个村子采购,一个专门负责烧制木炭,一下子就少了三个人。
“哥,明天叫我,我和你一起去趟镇上。”
398、甜咸党派之争
第二天早上,江孜就做了个正宗的鸭血粉丝汤,放了足足的辣油,最后又特地加了些醋,吃得满头大汗但是味道极好,可不是之前那一碗潦草简单的鸭血粉丝汤可比的。
“这汤若是早膳卖就极好,吃着热乎乎的,浑身都暖和了。”江母的那碗没放太多辣油,她一向口味清淡些。
“娘说得对,如今天冷了,来一碗正合适。”江谌不喜欢醋,但是辣油也放得足足的,吃得嘴馋都红红的。
江孜拿着方巾擦拭着额上满出来的热汗,点头:“这次去镇上多住几天,打算将最近的几道新菜都教给林姨她们,阿源的生辰也快到了,到时候咱们就去县里食肆,那边地方大一些,让阿源请同窗的小伙伴们一起来庆祝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