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做做看。”江母一向很支持江孜,即便她觉得这个木炭成功概率太小毕竟木炭价格昂贵,即便是会冒烟的劣质木炭,也不是一般的平民百姓能够买得起的,稀少价贵,意味着制作难度大。
但是在江孜看来,木炭的做法很简单,成功率应该不低。
想到这里,江孜决定立马行动起来,丢下手上的油纸袋就往外跑,隐约听到于婶在说她急性子。
倒也不是急性子,就是要做的事情这么多,有时间就赶紧行动起来。
“晓晨哥,你叫个人背些木材过来,得要粗一些的,再拿把铁锹,来那边找我。”江孜跑到加工坊门口朝着于晓晨喊话,指了指加工坊不远处的一处小坡江家和于家本就住在村尾,这里有一条小路上山,旁边的小坡坡度不算太陡,用来挖个坑烧炭应当是没问题的。
于晓晨很快就领着加工坊一个男人过来了,江孜只知道他是前段时间通记牙行送来的人,不是特别熟,只是多看了两眼,发现两人各自拿了把铁锹,也都背了一筐的木材。
“阿孜,你是打算做什么?”于晓晨瞧着江孜站在小坡面前打转,有些不解。
“晓晨哥,在这里挖个坑,大约这么大。”江孜抬手在小坡前比划着,又道:“我记得那边有一块石板,比我刚刚比划的这个坑要大对吧?一会也扛过来。”
393、温室、烧炭(二)
两个大老爷们干活十分麻利,不过是挖个坑而已,没几分钟就挖好了,两人又去搬了石板,拿来了火折子。
“把木头放进去点燃烧起来。”江孜指挥着两人,然后盯着里面燃烧的木头眼睛都不眨要等木头燃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封上石板,等待一个小时焖制,木炭就做成了。
问题是木头燃烧到什么程度焖制就能做成木炭?
江孜没有丝毫概念,得多尝试。
想到这里,她又看向于晓晨:“晓晨哥,你们在旁边再挖个一样的坑,再背些木材过来,石板也找找看有没有相似的。”
于晓晨应下了,虽然他很好奇江孜在做什么,但还是先领着人离开,打算忙完了再问。
木头燃烧速度很快,一会功夫烧掉了一大半,江孜赶紧挪着石板堵上洞口,又将刚刚挖出来的细土严严实实的堵在石板四周,直到再也没有烟雾冒出来。
这样洞内缺氧,木头会慢慢熄灭,然后就会因为洞内高温焖制成木炭。
就是木材好像有些烧过头了些。
等会就只烧上三分之一就盖上石板,看看哪一种会成功。
不能成功就再试。
因为本就觉得很难成功,江孜反而耐心十足。
失败是成功之母,多试试就好了。
“先回去,半个时辰再来看看。”江孜看着被封住的两块石板,拍了拍手上沾上的泥土,就和于晓晨边说话边往回走,还没有到加工坊门口,江孜就看到了傅怀瑾,她的脚步顿了顿,再次仔细看去,确定自己确实没看错,当即就朝着傅怀瑾跑去,完全忘记手上还有些泥土,抬手就抓住了他的衣服,仰头笑得灿烂:“你怎么来了?”
“你不去镇上,我只能来找你了。”傅怀瑾抬手弹了弹她的额头:“我再不来,你怕是忘记我是谁了。”
“哪有。”江孜有些心虚的摸了摸额头,再一瞧,更心虚了:“那个……你的衣服……”
月牙白的衣裳上印上了两个十分明显的黄泥手指印,即使此时用力去拍打,也只换来更多的泥土印记她一时忘记了手上还有些泥土,越拍越脏。
“怎么办?”江孜不好意思的将手背在身后,说出来的话却尽是调侃:“先回家先回家,被人看见就不好啦,还以为傅小公子跟小孩儿一样去玩泥巴了。”
傅怀瑾无奈又好笑,伸手碰了碰她的头顶,动作很轻,没有弄乱她的头发:“还不是你的错。”
“是是是,都是我的错。”江孜眨眨眼笑,走在前面:“走,回家。”
认错信手捏来,可瞧着没多少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