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年纪不是很大,懂事乖巧的,我倒是现在就能推荐几个。”汤管事一听,连册子都不用看,就跟江孜介绍起一对双胞胎姐妹:“我这六天前来了一对同胞的小姐妹,才十一岁,因为家里重男轻女,要送小儿子上私塾,就把这俩小姑娘给卖到咱们这了。”

“从小就在家帮着养猪干农活,能干懂事得很,就是没遇上好父母,来的时候身上都是伤,估摸着也是被那对重男轻女的父母给打的。”

江孜挑挑眉,将册子合上:“那就叫过来瞧瞧。”

旁边的小厮立马就出去领人了,汤管事陪着江孜说话:“还没向江姑娘道谢,听闻近些时日,江家食肆的生意不错。”

“运气好而已。”江孜低头喝了口茶,汤管事则笑:“哪有这么多运气好,没点实力可在清河县开不下去的。”

江孜只是笑:“汤管事有空的时候也去捧捧场啊。”

“上次我去过一次,那道松鼠鳜鱼真是又好看又好吃,若是有空,我还得再去吃一次呢。”汤管事笑着,突然收敛了神色,语气略略严肃了几分:“对了,江姑娘,我上回去的时候,还在你家食肆瞧见了唐家酒楼的掌柜,你是聪明人,应当也知道,这清河县就这么大,酒楼饭馆那么多,你家生意好了,定然就影响到别家的生意。”

这有时候有些话不用说得太明白,但是该懂的自然是懂的。

江孜听得明白,也只是微微蹙眉,很快便露出浅浅的笑容:“多谢汤管事提醒,我回去后自然会注意的。”

一家酒楼的掌柜不表明身份,去另外一家食肆吃饭?

这想想也知道别有用心吧。

373、唐家酒楼(二)

就像汤管事说的那样,两个十一岁的小女孩此时虽然穿着牙行为她们准备得衣裳,可没有衣物遮挡的手背与脖颈处尽是还未好全的伤痕,枯黄的头发枯黄的皮肤,眼底暗淡得毫无生机,整个人干瘦得像极了即将败落的枯草。

瞧着确实让人心疼。

“她们有十一岁?”江孜端着茶杯慢悠悠的喝了一口:“瞧着连我们村里八九岁的小孩儿都不如。”

“这不还是她们那对父母的错?这两丫头在家吃得比谁都少,干的活比谁都多,身子亏空了一些也正常嘛。”汤管事向江孜解释:“不过江姑娘你可以放心,都是干惯了活计的,能干着呢。”

能干归能干,可毕竟还只是十一岁的小姑娘,换在现代估计还没上初中吧?这可真是妥妥的童工啊。

真是悲哀,明明应该是父母的掌中宝,却被老旧的思想所害,甚至被卖到牙行,运气好能找到好的主家,运气不好被卖到青楼妓馆,这辈子都毁了。

说实话,她不是什么圣母,可还是有些不忍心让两个小孩儿这般可怜遭罪。

买下来吧,跟着肖茹识字学算术,再去后厨帮帮忙,总比不知道再卖到什么地方去强。

想到这里,江孜放下茶杯询问:“这两丫头多少银子?”

“我当时买她们的时候就花了十两银子,给她们换了干净的衣裳,又养了这么些时日……”汤管事沉吟了片刻,叹了口气:“遇上江姑娘也算是她们运气好,我也不漫天乱要价了,一共十五两银子便是。”

汤管事都这么说了。再则这价格也确实真的没赚她多少,江孜也没说什么答应了。

除了这对小姐妹,江孜就没再买人了,拿好她们的卖身契就离开了牙行。

马车上,肖茹拿着两人的卖身契好奇的看着,笑着指着上头的名字:“姑娘,你瞧,她们跟你还是本家呢,就是名字起得过于随意了。”

江大丫、江二丫。

可不是过于随意了么……

不过也正常,毕竟汤管事也说了,她们就是因为重男轻女所以才被父母给卖了的。

“回头让我阿娘给你们取个名字。”江孜打量着坐在自己对面的两个小姑娘,又问:“会做针线吗?”

江大丫和江二丫都有些紧张,两人坐得笔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