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2 / 3)

,在听了乔姨娘的话后, 大方地丢给她一本缘份册,叫她拿回去给苏静初看,选中了再还回来。

可乔姨娘母女三人,没有一个识得字的,因此便道:“婚姻大事,太太和老爷作主便是,哪有二姑娘自己挑的道理?”

计氏心想着苏静初是一心想嫁有钱人的,虽说此心思让人不敢苟同,但到底也碍不着别人甚么,于是便把家境富裕,想讨填房的邹员外推 荐给了乔姨娘,叫她回去问问苏静初的意思。

乔姨娘还想说甚么婚姻大事自凭父母作主,但一想她那女儿自小心高气傲,性子又倔,不如就依了计氏,先问一问她自己的意思再说,免 得她不情不愿,到时又闹出甚么丑闻来。于是就谢过计氏,颠着一双小脚朝东厢南屋去了。

等到前面店铺打烊,吃过晚饭后,计氏便拉起苏静姗钻进她屋里,把这几天打探来的消息讲给她听,又道:“就在前面肉市街上,有一户 杀猪的人家姓徐,家里有几间屋,吃穿不愁,你别看他家是杀猪的,但他家儿子却是个读书人,已是中了秀才,长得斯斯文文,一点儿也不像 个屠夫的儿子,我想着咱们家虽说是商户,但你却是能读能写能算,比起大户人家的小姐来也不差分毫……”

苏静姗听着听着,笑了,果然是癞头儿子自家的好,在计氏眼里,自己竟是可以和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媲美的。

计氏见苏静姗笑了,说得就愈发起劲,末了问她道:“囡囡,你觉着如何?要不明儿你起早些,娘带你去看看?”

计氏还真是有着与这个社会截然不同的想法,竟肯让闺女自己去相看,苏静姗不禁奇道:“怎么看?若被人晓得,可不得了。”东亭民风 再开放,也还没开放到大姑娘跑去瞧男人的,除非是由媒人父母陪同的相媳妇。

计氏却胸有成竹地道:“那徐秀才虽说是个读书人,但却极为孝顺,每日天不亮就起来帮父母卖猪肉的,咱们装作去买猪肉,不就能大大 方方地看了?”

徐秀才读书之余,还肯帮家里卖猪肉?倒不是个穷酸迂腐,自以为读了几句书就高人一等的。不说计氏盛情相邀,就冲着这个,苏静姗也 愿意去看一看,就算看不对眼,买块猪肉回来慰劳慰劳计氏也是好的,这几天她早出晚归,委实是辛苦了。

当晚计氏就歇在苏静姗屋里,和她挤在一个被窝里,亲亲热热地讲了半宿的私房话。等到第二日,母女俩果真起了个大早,都穿上了自家 店里的水田衣,挽着篮子到肉市街徐屠夫家去买肉。计氏本来想穿个普通不起眼的衣裳的,是苏静姗认为她身为苏三成衣店的东家,应该不放 过任何一个为自家店打广告的机会,这才一起穿了时下最流行的水田衣。

不过而今东亭县满大街小巷多的是穿花花绿绿水田衣的人,男女老少都有,因此她们俩这一身打扮,倒也算不得显眼。更有趣的是,那徐 屠夫的婆娘也穿着一件水田衣,只不过沾满了猪肉和骨头渣,显得脏兮兮,不过朝那摆满猪肉的案板前一站,倒也十分应景,很符合她的身份 。

徐秀才并未穿书生们常穿的直裰,而是短衣打扮,头上戴着头巾,不过他果如计氏所说,生得文文静静,站在五大三粗满脸络腮胡子的徐 屠夫旁边,简直就不像他儿子。

苏静姗跟在计氏后面,还未走进肉摊,就听见徐屠夫的婆娘在跟她们打招呼:“苏太太,来买肉呀?这是你闺女?长得可真秀气你们这身 衣裳哪里买的,比我这老婆子身上穿的鲜艳多了,告诉我地方,我也买一件去”

苏太太?这婆子竟认得计氏?苏静姗正奇怪,计氏小声地告诉她道:“昨儿我装作要买肉,跟她说过话。”说完便上前两步,对徐婆子道 :“我们这衣裳呀,可不是买的,是在自家店里拿的,就是大安街上的苏三成衣店,徐大娘若是想买,尽管去呀,进价卖给你”

“哎哟哟,我只晓得苏太太家以前卖绸缎,而今竟连成衣也卖上啦?”徐婆子满面堆笑,拿刀拍了拍案上的半扇猪肉,道,“今儿天不亮 时刚宰的肥猪,苏太太来块腰上的?腰上的肉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