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她心里,只有赶紧给苏静姗寻个好人家,才是最最要紧的事。因此一忙完苏远光的事,就把给苏静姗说亲提上了行事日程,不但找媒人 购买了最新的“缘分册”五、六本,而且还把乔姨娘母女三人拉去给苏静姗当伙计,好让苏静姗有闲暇来听她讲自媒婆那里打听来的消息。
“囡囡,你看这城东的王大郎如何?他家是卖炊饼的,据说长得也是浓眉大眼,相貌堂堂……”
“囡囡,你看这城南的邹员外如何?他家有铺子好几间,家中奴仆更是不少,而且还读过书……”
“囡囡,你看这城西的涂二如何?他家是卖米的,将来肯定不愁饭食……”
计氏不识字,看不懂缘分册,便把册子一股脑地摆到苏静姗面前,再按着从媒婆那里打听来的消息,一个一个地说给她听。
苏静姗看得茫然,听得也茫然,因为这些人,她一个都不认识,听来听去也没啥概念,无非就是谁谁谁长得好,谁谁谁有钱之类,听得多 了,竟觉得谁都一样。她觉得自己这种想法要不得,便对计氏道:“媒婆那张嘴,哪能信得,还是咱们自己设法去打听打听罢。”
计氏深觉此话有理,第二天就乔装打扮,按着媒婆说的那几个适龄男子,动身去探虚实,结果几天下来,让她大为失望,而且痛骂媒婆严 而不实。
“那卖炊饼的王大郎原来是个挑担子的,家境还不如咱们呢,虽说咱们不想攀高枝,但也不能找个太差的,让你拿嫁妆贴补不是?那邹员 外家境虽好,也是读过书的,但却是要娶续弦,咱们好好的女孩儿家,作甚么要去做填房?那涂二就更别提了,一脸的麻子,这样的相貌,家 里米再多也不能让你嫁呀……”计氏絮絮叨叨,神情激愤,说完又下定决心道:“囡囡,媒婆信不得,待我照着缘分册,一家一家地去探,务 必要给你挑个好的来。”
正文 第五十六章 相亲
其实苏静姗对于成亲这件事本身,并没有多大的期待和热情,毕竟仓促之间,能指望去哪里寻一个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如意郎君去?但她更 不愿意自己的亲事成为苏留鑫父子威胁自己的筹码和拖累计氏的包袱。计氏一心一意为她打算,她也得为她考虑考虑,就让自己尽快定亲,一 来教苏留鑫父子彻底死心,二来也好让计氏离开苏家,去寻找自己后半辈子的幸福罢。
计氏乃是言出必行之人,说亲力亲为就亲力亲为,当天晚上就让苏静姗在缘份册上挑出了五个人,把住址姓名念给她听,然后第二天起了 个大早,一家一家地暗地寻访去了。
在这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计氏的这种做法,实在是算得上特立独行,也让苏静姗十分地感动,她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尽自己 最大的努力,好好孝顺计氏,让她过上舒心的日子。
计氏在为苏静姗挑选夫家的消息不胫而走,乔姨娘马上就坐不住了,因为苏静初今年已经十五了。十五岁正是嫁人的年纪,虽不算太大, 但委实也不算小了,若是让小她一岁的苏静姗排到前面去,她这个生母可是脸上无光。乔姨娘不由地暗地里埋怨计氏心里只有亲生闺女,全然 不顾庶女前程。
其实她真是错怪了计氏,若不是因为苏留鑫存着卖儿卖女还想休妻的心思,计氏才不会火急火燎地天天朝外跑,她巴不得细细地看,慢慢 地挑呢。当然,也不可否认如今的计氏很不待见苏静初,但这也怪不得计氏,谁让苏静初擅抢苏静姗的亲事在前呢?虽说那门亲事并非甚么好 亲,但对于爱女如命的计氏来说,只要有欺负她女儿的行为,结果如何都是一样。
眼见得计氏仿佛忘了家中还有个适龄的庶女一般,乔姨娘坐不住了,终于在一日黄昏时分,于院门口截住了计氏,将她迎进厅堂,倒茶倒 水,递毛巾打扇,服侍得格外殷勤。待得计氏眉头舒展,她便委婉地将苏静初的亲事提起,又道:“太太心里一定早有打算,我也不过是白问 问。”
计氏近几日探访的几户人家都还不错,正准备晚上去跟苏静姗说一说,挑一户最中意的出来,因此此刻心情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