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条的尺寸和她在下药毒害姐姐的荀大夫那里得到的纸条一模一样,纸上的字同样是用楷书写的,就连墨香里那丝细微的兰花香,都没有区别。
毫无疑问,两张纸条出自同一人之手。
皇后。
冯清岁嗤笑一声:“真够自负的。”
每次指使旁人杀人都要用一模一样的纸墨和字迹,如同每次杀完人都要签上大名的连环杀手。
如此狂妄,不可一世,无非是笃定旁人无法追寻到自己。
是谁给她的自信?
想必是韩瑞轩送她墨锭时,没告诉她自己还留了块瑕疵品,让她以为,全天下只有她有这一款花香墨,且无人知晓。
因而她肆无忌惮地用这墨作恶,隐秘地炫耀自己的本事。
冯清岁合上盖子,垂下眼睑。
总有一天,她要让皇后死在这份自负上。
焦氏尚不知自己和谭青舟的私通暗道已为人所知,翌日醒来,用过早膳,去了隔壁一趟,假装才知道崔氏留在庆国公府陪侍母亲。
而后回府,命人取了几样上了年份的名贵药材,送去庆国公府。
附言:“望老夫人沉疴早愈,福寿康宁。”
便一心一意盼着庆国公老夫人的死讯。
崔氏与庆国公老夫人感情深厚,只要庆国公老夫人一死,她从旁挑拨几句,她定然会告冯清岁。
谋害老封君可是死罪,刑狱司定会将冯清岁缉拿归案。
只要冯清岁进了刑狱司大牢,谭青舟就有办法让她死在里面。
如此,就能完成要挟之人的指令了。
想到这里,她拧起眉头。
“到底是何方神圣,将我和谭青舟的底细摸得这般清楚?”
她刚及笄就嫁给了谭青舟,而后三年抱俩,谭青舟进京赶考时,她在离州日盼夜盼,等着做官娘子。
谁知做是做了,却是个七品小官的娘子。
太常寺典簿那点俸禄,只够谭青舟一个人在京城赁房度日,压根养不起他们娘仨。
她放着地方豪贾不嫁,嫁谭青舟一个寒门举子,图什么?
不就图个诰命吗。
五品以上才能请诰,谭青舟呆在太常寺这种冷衙门,便是做到致仕,也未必能让她当上诰命夫人。
京城这地儿,藏龙卧虎,没个把权贵扶持,想要青云直上,简直痴心妄想。
她收到谭青舟的家信后,寻思了几天,找上族长,让他将她从谭青舟房里人改成谭青舟大哥谭青山的遗孀。
谭青山比谭青舟大两岁,五岁时随谭母去镇上看社火,被拍花子拐了去,生死不明。
谭父谭母花了大力气找谭青山,结果人没找着,还累出一身病。
早早就撒手人间。
“……青山死后,我们娘仨为了让他落叶归根,到处打听,终于找着谭家村……”
族长当时目瞪口呆。
但听完谭青舟的情况,以及她的初衷为了让谭青舟有个好前程,好回馈父老乡亲,欣然同意了她做法。
不光改了族谱,还让全村人统一说辞,日后就把她当做谭青舟的寡嫂对待。
至于官府那里备案的婚书,有钱能使鬼推磨,改一改也不是难事。
一切准备妥当后,她方给谭青舟去信,告知她自己的安排,让他好好找个高门贵女,不要辜负她的牺牲。
谭青舟和她是一路人,眼里只有功名利禄,对她此番作为,表示了一番感动后就设局迎娶贵女去了。
她可不会白给人做嫁衣裳。
自然另做了一番手脚。
只有崔氏无所出,她的儿子才能“过继”给谭青舟,继承谭青舟的奋斗成果。
而她,则借着过继儿子的恩情,顺利来京城投奔谭青舟。
谭青舟既想贪墨,又畏手畏脚,还是她想出经营食店的妙计,才让他的赃款有了正当去处。
她和谭青舟,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