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做的泥人,昨天你不是还在看龙舟比赛的大街上买了泥人嘛……你想想排着队的时候,看到后面有人插到前面小厮守着的位置的时,是不是不少人都朝着他们指指点点的啊!”大老爷孙志远虽然没有见过当时的场景,可想想都能有这种情况,特别是喜欢泥人的大多都是小孩子,还没有和大人一样学会太多的遮掩,有点不高兴很可能直接就说出来,没有多少顾忌,不像大人很多时候碍于身份和地位,很多话都不敢明说。
孙环承瞪大眼睛,崇拜的看着爹爹孙志远,“对啊!爹爹,你怎么知道的?好多人都指着他们呢,还有几个人直接朝他们嚷嚷呢!”说完还补充了一句“我只是看着,没有骂他们”。
“那你觉得都被人指指点点的这些行为,是值得学习的吗?”大老爷孙志远趁机问了一句。
孙环承一直低头想了想,抬头对爹爹孙志远道:“他们做的事不好,大家不喜欢”。看着爹爹露出的笑脸,越说越大声“他们做的不好,我不要学他们……爹爹,以后不好的事情我都不学”。
大老爷孙志远开心的笑了出来,“好,咱们不好的事情都不学,以后好好跟先生学知识,你就知道哪些事情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好不好?”
孙环承眼睛发亮,大声的答了一声“好”。
孙姨娘和孙淑婷看着明白的承哥,也露出了放松的笑容。
第二十四章 风波起 上
含音从厨房里回来,带着丫鬟把饭菜摆到桌上。
含音进入内室向孙姨娘请示,入门就看见坐在里面的大老爷,含音机灵的先给大老爷请安,才走到孙姨娘面前,低声道:“姨娘,饭菜都摆好了,您看……”
含音的话音虽低,可离孙姨娘很近的大老爷也听到了她说的话,就问孙姨娘:“今天的饭有点晚啊?”
“这不是从太夫人那回来,才没说几句话您就来了嘛!”孙姨娘对大老爷解释了一下,“老爷,吃饭了吗?要不再用点?”
大老爷已经在外面吃过晚饭,就拒绝了孙姨娘的提议,和孙淑婷留在内室,父女两个一起说说话,孙姨娘和孙环承去客厅用餐。
留在内室的大老爷先问了孙淑婷最近的情况,知道她跟逄嬷嬷学规矩,现在学的很好。想着女儿再有两年就要参加选秀,在家待不了几年就要出嫁,很是感叹道:“婷姐长大了”语气很是不舍,可脸上又有吾家有女新长成的欣慰笑容,矛盾的心情表露无疑。
在所有的儿女中,大老爷孙志远对孙淑婷的感情最为深厚,不仅仅是因为孙淑婷是他成婚多年盼来的第一个孩子,最重要的是孙淑婷是唯一一个大老爷孙志远亲身抚养的孩子。从孙淑婷的呱呱坠地到蹒跚学步,到手把手的教孙淑婷写第一个字……在孙淑婷的成长过程中都有着爹爹孙志远的印记,虽然年轻的父亲没有经验,很多时候做的并不是很好,可付出的心力是其他孩子无法比拟的。
孙淑婷没有辜负父亲的看重,为人沉稳、大气,孝顺,很是照顾弟弟妹妹们,颇有长姐风范。
自从搬出孙姨娘的院子单独居住后,孙淑婷很少有机会这样和父亲两个人坐在一起单独说说话。
看着感叹时间飞快的父亲,孙淑婷就做起了贴心的小棉袄,“爹爹,女儿再大也是爹爹的女儿,就像长大在外飞翔的鸟儿,飞得再远也眷恋自家的巢穴一样。”
孙淑婷端了一杯茶,放到父亲面前,劝道:“爹爹,喝杯茶,润润喉。”
看着父亲喝了口茶,眉宇间还带着一丝愁绪,觉得爹爹孙志远应该不仅仅是在感叹自己的长大,心底肯定还有其他的事情。
按爹爹孙志远勤政、严谨的性子,多半还是为公事在烦扰,户部主管天下钱粮,边疆安定,应该不是边疆之事。想想四月以来,天气反常的没有下过一场雨,持续的高温炎热天气,让孙淑婷想起前世多次发生的大旱情形,如果持续不下雨,即使北方麦子已经丰收,可秋粮的种植也让人忧心。
当年孙淑婷没有见过贵州大旱的情形,可大老爷孙志远是亲身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