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姨娘拍着孙环承的后背,低声对孙淑婷道:“承哥真聪明,没人教就自己会指挥下人,回来的路上就对我说下次就这样干,真会借鉴别人的经验。”
孙淑婷有一点担忧,自己的弟弟很聪明,而且善于观察,这是毋庸置疑的,孙淑婷怕他现在还小,好坏都分不清楚,一味的学习别人的行为,对他来说并不好。
孙淑婷把自己的忧虑告诉了孙姨娘,孙姨娘虽然觉得孙淑婷把问题想的太严重,可孙淑婷的话也有一定的道理。
老话说的好,什么人家养什么孩子,最常和孩子接触的人,对孩子的影响最大,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引诱,一辈子就毁了。
就拿今天的问题来说,孙环承学习别人投机取巧的行为并不好。相比于轻而易举得到的东西,每个人还是更加重视自己辛苦劳动所得,现在承哥要学的是脚踏实地的一步一步的做事,而不是投机取巧、耍手段。
孙淑婷把孙环承抱到自己身边,问道:“承哥,你是喜欢自己排队让人做的泥人,还是喜欢以前姐姐送给你的泥人啊?”
“我喜欢我这个,大姐姐送的那个都不知道在哪了?”孙环承毫不犹豫的说出了自己的答案。
孙淑婷和孙姨娘互相看了一眼,孙淑婷接着道:“那承哥可要把泥人放好了,不然又和大姐姐的一样找不到了。”
“不会的,我把它放在我床头的匣子里,到时候肯定能找到。”一脸坚定的说道。
“承哥,姨娘知道你喜欢,那是因为这是你辛辛苦苦得来的,你想,你要是没有进过这么长时间的排队等候,是送到你受上的,你还会这么珍重它吗?”孙姨娘接着孙淑婷的话,劝导孙环承。“承哥也是大人了,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啊?”
“我不知道,可我现在最喜欢它。”孙环承眼神有些懵懂,还不太明白孙姨娘说的道理。
孙姨娘有点泄气,不知道怎么教导儿子孙环承。孙淑婷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母女两个都难住了。
孙姨娘和孙淑婷俩人谁也没有发现,在谈话中主题发生了偏移,重点是不要投机倒把而不是讨论哪个礼物应被重视。
踌躇间,大老爷孙志远走了进来,看着愁眉苦脸的母女二人和满脸懵懂的儿子,大老爷疑惑的问道:“怎么了?这是……”。
孙姨娘犹豫了半天,不知道怎么说。大老爷孙志远还以为有什么为难的事情,安慰孙姨娘道:“不急,慢慢说,事情总能解决的。”
孙姨娘不再犹豫,就把今天逛街遇到的事情说了一遍,着重强调了孙环承关于排队的看法。
孙姨娘讲完,接着道:“老爷,承哥很聪明,善于借鉴别人,可是他太小,还不会分辨好坏,今天的事妾身想让他明白,劳动所得的比轻易得到的要爱惜的多,最重要的是要他学会守规矩,不要投机取巧,可妾身不知道怎么教导他。”
大老爷刚开始听到这件小事的时候,只是笑了笑,在听到孙姨娘讲承哥说让自己的小厮替自己排队的时候,眉头皱了皱。听完孙姨娘的烦恼,大老爷也有点头疼。
归根结底,还是要承哥知道好坏、善恶,心中有一把标尺,这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讲明白的。需要先生在学识上的引导,父母的教导,其实这就是一个长大、明辨是非的过程。
大老爷安慰孙姨娘道:“你也不要着急,明白是非也不是三言两语,一天两天就做到了,现在主要是吧承哥身边的人调教好,平时也多劝导者他。有时间我去找先生谈谈,让他多讲讲一些做人的道理。”
大老爷孙志远对孙姨娘说完,朝孙环承招招手,让他来到面前。“承哥,真孝顺,还去泥人铺子给祖母做小像……”先夸了夸孙环承,才接着道:“你看,你都可以让小厮去排队,祖母是不是也可以让身边的丫鬟去呀?”
承哥想想是这么回事,点点头,好奇的问道:“那祖母为什么让我去呀?”
大老爷把孙环承抱进怀里,坐到椅子上,“那是祖母看重你的心意啊!祖母还想让你看看京都最好的泥人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