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1 / 2)

这些文臣,上下嘴皮子一动,便是位极人臣,这天下断然没有这般的道理。

双方各执一词,立场党派不同,自然所持有的观念也不同。

朝堂内,终归还是主和派的声音大一些,萧昶行待争辩不休的声音停下来后,这才出声制止,“若是和亲,诸位爱卿可有人选?”

如今宫内的几位公主尚且年幼,几位亲王的女儿若是配大夏的王爷,恐怕还要被挑理。

而在文武百官之中,长宁郡主的身影显得无比耀眼,不少人的视线频频落在长宁郡主身上。

大夙和亲不多,长宁郡主不论品行如何,都实打实为了大夙远嫁临北,乃是大功一件。

只是这些目光多多少少带着一些不怀好意,或轻蔑、或嘲笑、或者不安好心的打量,像是在评估一件即将被卖出去的货品。

不仅如此,还带着明晃晃的算计。

长宁郡主站在朝堂内,好整以暇地看过去,垂在身侧的手指柔软细嫩,像是未出阁的少女。

如果是她的十五岁,或许会因为这些视线而感到不安自责,可现在她已经能够视若无睹。

第233章 何所幸

云卷云舒,曦光落在她的裙摆上。她风情万种的面容愈发娇艳,抬起眼眸,声音清亮:“长宁已是残花败柳之身,恐怕不能胜任此事。只是,和亲的人选,长宁倒还真是有个合适的人选。”

身穿红色龙袍的皇帝听完此言,倒是生出来些许好奇心,看了过来:“哦?长宁有合适的人选,不妨说来给朕听听。”

长宁故作迟疑,须臾,巧笑嫣然道:“如今朝内温长昀温大将军的二位千金被合称为京城二妹。不管是品貌还是才学,都是贵女中的数一数二,长宁记得这二位都未曾婚配,和大夏四王爷倒也算年龄相仿,更何况温将军乃是武将第一,身份地位,并不算悬殊,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三言两语之间,几乎把二人的好处说得明明白白,又刻意点明温长昀如今身份地位正高。

听闻此言,皇帝的脸色变得愈发凝重,双眉紧锁。

他在思索,眼底深处有了一丝松动。

若说如今朝廷之上,文武群臣早就得到抑制,彼此之间互相牵制,倒是无人敢僭越。重文抑武更是让这些武将没有办法拥有更高的品阶,不能像前朝那样拥有实权,拥有拥兵自重的机会。可即便如此,唯有一人,是他心中深深的忌惮。

不管是才学,还是将才,亦或者是名声,都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有这样一个人存在,哪怕没有封王封侯,也始终像一根深深的刺,陷在心脏的肉里,短时间内即便没有致命的危害,可长此以往,指不定什么时候会被反咬一口。

而温长昀的声名已经够旺盛了,本就因为带兵打仗无所不胜,而被人称为不败之将,但凡带兵打仗,从来没有失手的时候。无数次九死一生,也能安然无恙回归。

可大夙需要他,需要他牵制临近的几个国家。

如今的大夙,就像一块肥肉,人人都在虎视眈眈,却因为温长昀在,哪怕眼馋,也只能把那些心思深深压在心底。

龙椅之上的帝王在电光火石之间,便已经权衡利弊,不得不承认,长宁郡主的话的确点醒了他。

之所以还能放心任用温长昀,其中一个原因便是因为他并无子嗣,只有两个待字闺中的女儿。可若是将他的女儿送去和亲,将大夙深深地绑定在他身上,或许就没有那么多夜长梦多。

底下群臣也纷纷应和,若是温长昀的两个女儿,不失为一个好的人选。谁也不想让自己的女儿嫁去那蛮荒之地,他们都知道那边风俗如何,若是自家女儿被嫁去,指不定被如何磋磨。

“虎夫无犬子,想来这二位女郎,应当也愿意为国分忧,陛下,如今朝内并无适龄的女郎,依臣之见,温家女郎再合适不过,还望陛下早做定夺,莫要伤了二国的和气。”穿着朝服的官员面上满是忧心,唇角微微翘起,眼底眸光闪烁,他深深躬下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