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她的确过目不忘,若是看过一眼的东西,哪怕时隔很久,也能再次记起来。
温绮罗没有丝毫犹豫,在纸上画出来自己想起来的那些式样。
不光是女子,还有男子,稚童,老人,应该都需要。
作坊那边正在加急着制作衣裙,经过这几日以后,他们的手艺都变得无比娴熟,自然也要比初来乍到时快上许多,如今作坊内生产出来的衣裙,足以供给那些千金小姐。
县城内的街道上,便可以看到这样的盛景,衣着华美的夫人们女郎穿着在此之前从未见过的衣裙,当真是飘飘若仙。
温绮罗从京城中来,当然知晓任何事物的时兴必然是一层层传递的。
而如今,还不急。
一切发展都在预料之内。
制作的其他式样也在赶制之中,温绮罗给出的待遇丰厚,又可以管一餐,前来的裁缝自然多得数不胜数。
温绮罗倒是不担心这些式样是否会被传出去,偷师学艺。
这些式样原本就是前世其他绣娘想出的式样,她沿用了,却不能理所当然认为这就是自己想出来的。只是温绮罗的身份地位,人品品格,只怕这些人哪怕把点子记下来烂在腹中,也断然不会私自拿了用。
既如此,那便彻底无后顾之忧。
午后,乘了马车到城外的制衣作坊。
温绮罗到了作坊内,适才驻足,抬眸看去,数十人十指上下纷飞,穿针引线,又伴随着阵阵剪刀绞着布料的声响,实在让人牙酸。这般场面瞧着倒是壮观。
“二娘子,这一间做的是衣裙,其他式样在其他工房内,若是娘子要瞧,直接穿过这间便是。”绣娘笑靥如花,她一边说,手上的动作却不停。
她看见袅袅娜娜的温绮罗,只觉得心底陡然升起一股喜悦之情。
温绮罗低眉颔首,随之到另外几个工坊都瞧了一眼,一切井然有序,便不再将心神放在其上,大抵短时间内也不需要再耗费心力,彻底放下心来。
凛冽东风卷携着百姓的呼声,随着春风送暖,一日日送到京城。
此时太原府受灾的百姓日子已然大好,早就不复温绮罗初来时的颠沛流离,横尸遍野。
曾有专门的儿歌来称颂温家人的功德,大意是温家人菩萨心肠,当被供奉于神龛之上。三四岁的稚童手拉手,于大树下笑嘻嘻地唱着儿歌,这儿歌也随着温家的名声,传递到很远很远。
第232章 政通人和
初春,仍旧带着几缕料峭的春风,送来些许寒意。
盛京内,草色遥看近却无,已然有了几分喜庆的春意,朝堂之内,一片肃穆。
如今当朝皇上在位到现在,勉强称得上一句政通人和,萧昶行并非昏聩无能的帝王,沉迷于女色,只是他身上依然有着绝大多数帝王都会有的一切品质。
猜疑、阴晴不定……
他身穿正红色龙袍坐在大殿中,文武百官陈列成队,人人噤若寒蝉,落针可闻。
曾有传闻道,大夏四王爷赫连觉予将带着使臣入大夙,有和亲之意。
正因为此事,萧昶行的神色晦暗不定。
和亲之意,本就是两国不睦,用和亲之法来博取一线和平。前朝有几位公主都被送出去和亲,甚至今朝,大殿之上,也同样有一位和亲被遣返回来的郡主。
萧昶行摩挲着拇指上的玉扳指,漆黑眼底的光反倒是令人捉摸不透。当今圣上的心思,哪里会有这么好摸透,居高望远,他的视线从龙椅之上,居高临下地看着下方群臣的脸,将所有人任何细微的表情变化都尽收眼底,他缓缓开口道:“听闻大夏四皇子入大夙有和亲之意,不知众爱卿有何见解?”
朝堂内,自然也分着不同的党派之争。
只是想来皇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没有僭越到他头上去,没必要一定要水至清则无鱼。
揣摩圣心乃是文武百官都会做的事情,在皇帝发话之后,群臣面面相觑,一时间竟不知道作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