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2 / 2)

被点名的两位将军都是年逾五十的人了,鬓角花白,眼神里却还有当年鹰隼似的锐气。两人都不是拖泥带水的人,对视一眼便道:“微臣看来,此事可行。只是其中细节还需商榷。譬如烟花信号规制和民间限制,都得有一成规定法,其中牵涉甚广。容陛下宽限几日,臣便具本细细奏来。”

“好!”皇帝满意道,“朕便等你们好消息了。”

他望了一眼下首,举杯道:“大家当共饮一杯,以贺今日。写了烟花诗词的卿家们都别忘了交由几位尚书评判,朕看今日值得纪念,可择其优者出本诗集。”

皇帝一发话,众皆山呼:“陛下圣明烛照,乃臣等之幸 。”

四十一

宴至深夜方止。

送到三省几位尚书面前的诗少说有厚厚几沓,还有人趁着酒意,直接在壁上题诗,皇帝也呵呵一笑,不使人阻止。一年难得欢宴,众人皆是兴尽而归。

舒宜和闻岱带着几个孩子步出宫门,往马车的方向走。外头停的都是各家马车,此刻马夫小厮们一个个提着灯笼,从鱼贯而出的贵人们中间找自家主子。又因宫门外不许喧哗,下人们都不出声地伸长脖子,只有把臂同行的大臣们彼此告别说笑的声音。

就快到了,他们绕过一个拐角,却见道旁停了一辆低调的马车。

闻岱应了一声,转身去整理闻曜的衣服。他手掌宽大而有力,看着不像做惯这种事的,偏偏熟练而灵巧,闻曜感到脖子处重新被围得严严实实,一丝风也透不进。

闻岱挑了挑唇角,也直视她:“嗯,稍待片刻,再给你赢一个。”

闻曜左手牵着阿耶,右手牵着阿娘,踢踢踏踏走在两人中间。旁边还有很多很多人,都在谈笑、祈福,嘈杂又热闹,这种嘈杂的环境莫名令人感到安全。

原本眼眶的涩意还未退去,又听到这一句,舒宜险些笑出来。

满街来来往往的人中,两个人都像是被定住了,谁都不敢先动作。沉默片刻,闻岱托住舒宜的手臂,轻轻将她扶正:“走路小心些。”

“指给阿娘也看看。”闻岱将驮着闻曜的照夜白向前牵了两步,使舒宜能并肩与闻曜说话,自己则走到马的另一边。这样,他和舒宜之间就有了一匹马和一个小人儿做间隔。

元宵佳节不宵禁,满长安都携家带口出门游乐。只是裴家三兄妹今年刚回乡处理父亲丧事,没有出来游乐,是以只有他们一家三口,带着几个亲兵侍婢走在人群中。

虽是过年休假期间,他们效率依旧很高,到正月十二,长安已经接收到了一发来自边关的信号弹。

相比起快被裹成一颗毛茸茸圆球的闻曜,闻岱穿得少,只一件夹棉衫外罩披风,身姿依旧挺拔。舒宜右肩撞上他胸膛,被硬实的肌肉震了一下。

“哇!”两人都是一惊。

原来笑意真的能从眼神里流淌出来。

此处靠近城墙,城墙上挂着一串串明亮的灯笼,城墙脚下则有不少人朝一个方向走着。闻曜哇了一声:“这个我也没看过,阿娘,这是什么呀?”

铃铛从后面小跑着上前,递过一个圆鼓鼓的手炉,又飞快地跑回去了。舒宜原本想拉住她的手停留在半空中。

“妹妹!”舒游掀开车帘,直接从车轼跳下来。

舒宜走出几步,还依稀听见越国公夫人对越国公抱怨:“也不知是谁眼巴巴念着女儿,倒成了我啰唆了!”

越国公夫人拍了他一把,外头都能听见响。还不等他说话,越国公夫人和气端庄地道:“更深露重,快回去吧,孩子还小,当心过了寒气,初二有的是时间说话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