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1 / 2)

自从兵器坊设立以来,舒宜在他们之中声誉很高,望向她的眼神热情且崇敬。还有人特地排众而出,拱手道:“国夫人仁心,使兄弟们退伍后有处可去,又能强兵,我等实在不知如何称谢。”

坐在摇晃的马车上,舒宜还在想着事,就问外面街道上马蹄纷杂。她伸手撩开帘子,见一队禁军骑着马,往城外赶去,另有不少拿着长//枪的步卒上街巡逻,见到行人都要拦下检查。

皇后让舒宜入座,便道:“最近宫中忙乱,论理不当让你来,但多事之秋,其余人用着实在不放心,你又是女尚书,只得请你来帮我。”

“她当时还是个才人,”福隆恨恨道,“表面温柔和善、谨小慎微,实际呢?野心勃勃。呵,当初多少人叫她骗了啊,这一对狼子野心的母子,偏偏看起来温柔不争,又会感恩。”

队首见舒宜严肃的脸色,压低声音,苦着脸道:“您还是快回府吧,估计长安要乱几天了,宫中有人逃出去了,正在满城搜呢。”

虽有人手,但不是忠仆,计划也算不得严谨。她手下宫人被抓,皇后一审之下,便抖似筛糠地吐口了。

舒宜同福隆长公主互相致礼,贤妃给晾在了一边。福隆斜了她一眼,道:“我来找皇后娘娘有事,林氏你若说完了,就退下吧,天黑前我还赶着回府呢。”

管事一口答应下来,派人飞快去寻匠人将这事说了,舒宜的其余建议也如此类。在这诸多官员都眼热的新设兵器坊,舒宜说话很是管用。

“你应当不知道他,季郎,我的第一任夫婿。你太小了,我成婚时,你才刚出生呢,”福隆望了舒宜一眼,“但我觉得你能懂。”

世家结姻,也看家世,门当户对最好。万氏与赵氏并不匹配,但当时还是皇子的今上信誓旦旦保证,无妨。

酒液盛在剔透的水晶杯里,其余配菜器皿,也都是素淡的颜色。

何况才人的娘家薄弱无根基,又一向安分守己。

室内静得吓人,只有烛火轻轻跳动。

福隆显然和皇后很亲厚,态度熟稔道:“我就是看不惯他们世家那装模作样的姿态,你还不知道我吗?”

那宫人不是近身囚禁韦秉礼和白菡萏的,只得设宴请所有当晚负责的狱卒喝酒,弄出漏洞好放人。因此跟着逃跑的还有两个突厥细作,但他们出宫之后,便如一尾游鱼入海,遍寻不着踪迹,皇帝气得摔了两个花瓶,将淑妃打入冷宫。

皇后已挥手命人去开库房,道:“我知你不爱听,但……”

福隆长公主哭得昏倒过去,万贵妃爱女心切,忙着宽慰女儿,放慢了议婚的进度。

“罢了,”皇后叹息一声,“我就不唠叨了,等香炉拿来,便让珠珠随你一道出宫吧,有个人陪着总是好些。”

“今上要成婚时,本是说定了要取万氏女的,他不知怎么和舒氏搭上线,还请了先帝赐婚,”福隆此时已带了酒意,“虽说万氏和舒氏关系不错,但谁是下一任皇后,很重要。他当时装得很好,愧疚又慌乱地来请罪,说他还没来得及同先帝提,先帝就赐婚了,圣旨怎能抗?”

“好了,你也少说两句。”皇后笑道。

舒宜道:“是。”

他座师出身世家赵氏,有个堂侄年纪正好,愿与万氏女联姻。

“宫外的事由朝中大人们来管,”皇后虽也措手不及,但说话语调仍是稳的,不惊不怒,“我为皇后,后宫出了这么大纰漏,也该好好整肃一二,你来帮我参谋。”

福隆长公主在原书只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小配角,书中只略提一句她换过三任丈夫,面首无数,张扬跋扈,生活奢华,好弄权。但对于她的“先夫”,真是一句没写过,至于玉香炉等细节,更是不可能知晓,导致舒宜此刻一头雾水她甚至刚刚才知道,福隆的生母便是对德献太妃甚是照拂的万贵太妃。

她在里间埋首笔墨,一直坐到下午,外间突然传来声音。

舒宜的马车也被一支小队拦下,士兵们见到马车后楚国夫人的仪仗,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