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2 / 2)

。”舒宜答道。

不等皇帝说话,白菡萏便叫道:“你胡说,如果你不是同我来自一个地方,那你从哪知道什么造纸术印刷术?什么织布妙法?陛下不要听她狡辩!”

“陛下容禀,”舒宜道,“制出新书,实非臣女一人之功。是臣女闲来无事去家中书坊,见印刷过程冗长便想革新一二。我只提了点想法,实际是由书坊诸多匠人实现的。而其中过程,书坊匠人和掌柜皆有见证,陛下当初也知晓。织布新法,和臣女的余下一切革新都一样,也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舒宜的一切发明和想法,都没有超出如今这个大桓的发展水平,只是在如今技术能达到的基础上,提出了革新思路,再由积年的熟练匠人完成。

“够了!”皇帝喝道。

他端正磕了一个头,道:“臣自五岁上便蒙楚国夫人抚育,她于臣,不是生母,胜似生母,十余年相处,感情亲厚,臣不信自己会认错人。楚国夫人人品贵重,温柔慈爱,十余年来都是一致的,不可能换人。臣还记得,越国公府上常去西明寺礼佛,蒙佛祖护佑,也不可能有妖邪上身。”

第一桩事结束,该讨论韦希信首告的第二桩事了,奈何白菡萏联络细作事发以来,皇帝和官员们几乎连轴转了一天一夜,实在疲乏。皇帝要去休息,便让大臣们也先回府,明日一早再进宫议事。

“你是个好人,不是恶鬼。望峦虽不才,这点看人眼光还是有的,其他的,你想说便说,不想说也无甚妨碍。”

而传闻说,德献太妃是先帝赐死的。这在今上刚登基时曾是颇有市场的阴谋论,随着皇帝的位置越坐越稳,已经没人提起,成了一桩人人讳莫如深的秘闻。

舒宜摇摇头:“圣人这次生气得紧,我也不敢探听,还是收敛些吧。”

舒宜终于有心情开玩笑:“你就不怕我是个恶鬼,半夜吸你精气?”

“我知道,你受委屈了,圣人……”福隆长公主牵起唇角,“白氏也是胆大包天,正好摸上老虎屁股。淑妃娘家是会昌伯府,圣人如今怒火正炽,还不能入后宫找解语花消解,也不知这股气要憋到什么时候。”

皇帝果决地一挥手,白菡萏和韦秉礼便被塞上嘴拖了下去,暂时关押在宫里。

白菡萏在大牢里喊出来的,就是此事。

一道声音突然出现:“陛下,臣也有话要说。”

直到当时惠妃和庄妃的二位皇子接连死去,后宫夺嫡争斗才白热化起来,又几年,今上长大,入了先帝的眼,培养几年后顺理成章接班了。但在今上登基前,德献太妃无声无息殒命,又因出身低微,位份不高,今上也没能将她追封为太后,只能挑个好谥号,追赠太妃。

皇帝也想起舒宜每次革新后,必要上折子详细禀报革新流程,还上书推荐过几个得力匠人,一点头:“传将作司的工匠来。”

时间太紧,舒宜来不及给闻岱收拾行李。不过闻岱也不需要,他是常年的行伍中人,枕戈待旦是基本素质,麾下亲兵也效率极高,以最快速度收拾好东西,集结出征。

赵三一感念舒宜这个旧主的举荐,更是说:“陛下,楚国夫人心思灵动,智谋过人,能想出新法也是正常。只有不通技术的神鬼,才以为人人都和她一样,靠着些鬼蜮伎俩才能成事吧!”

闻岱将飒露紫交给亲兵,自己在马车中陪她回府。

白菡萏失口叫道:“不可能!那她的亲人朋友呢?她的生活习惯呢?对了,还有字迹,她的字迹,一定有可疑之处!”

舒宜顺着宫人指引,在闻岱身边坐下,闻言低头叹息:“陛下,臣女方才听她所言,自己也唬了一跳呢。好在陛下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