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2 / 2)

调整。”

“会昌伯夫人,白氏。”

他们所说确实和探查结果一样,城防上的中低级士兵,和会昌伯夫人确实没什么联系,甚至有人连白菡萏姓什么都不知道,对她所知也仅限于最近长安的闹剧。

舒宜听着闻岱条分缕析,内心任有惊涛骇浪不断翻涌。白菡萏是本书女主,那她平白无故为什么要投了突厥,这说不通。

闻岱很敏锐:“白氏有何特异之处?”

他侃侃而谈:“朔方正在玉门关后,是玉门关内第一座城池,更有直道可通长安,臣以为,其地势险要,不可轻忽。为郡守者,当联系玉门关守将,广修防御,征发徭役以防备突厥,其余徭役任务则应取消。又,郡守当轻徭薄赋,安抚民众,人在,城才在。且如突厥攻来,大军开拨也先至朔方,因此郡守当重农事,修水利,广积粮,以作后勤储备。”

舒宜好奇地望着墙上字画,顺势找了个话题:“原以为将军精通兵法,不想将军书画皆通。”

官员和其他几位将军都熬不住,在兵部找了间屋子休息去了,只有闻岱还坐在案前,遍览一遍二十多个细作的全部口供,又看了白菡萏派人送出的信。一根蜡烛快要点完,他终于招来狱卒:“带我去见白氏。”

“好,”福隆长公主不掩欣赏,“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陆续又有几人起身,有所建言,福隆长公主也仔细听着,不时点头。

一是朔方确实偏远,谁也不想读了十几年圣贤书,就为了去边关吃沙子,还有风险在突厥打进来是殉城,二是这时候继任,摆明了要得罪赵氏。世家多年的世卿世禄,根基深厚,也有不少进士心存敬畏,不愿无端开罪。

但闻岱的书法只写了四个字,静水流深。和书房里简朴清雅的布置很配。

回府时,日头已偏西,刚好遇上闻岱。

闻岱没再追问,简短地讲了讲现在情况。

刚刚还热闹的宴席一时沉默,并无人率先回答。

且事先筛出来的细作只有十几个,白氏居然一个不漏,全都派人试图接触,闻岱还顺着白氏派出的其他人,又确定了几个细作名单。这二十几个,应该就是突厥经营这些年埋下的全部钉子了。

舒宜娘家就是武将,见识过其他武将书房。越国公书房古朴,还有不少看不出价值,实则很有底蕴的古董,墙上挂的是找书法大家讨的一副“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二哥舒游的书房就要贵气些,墙上挂了宝剑,还有一副自己写的“战无不胜”,字迹张扬,旁边是猛虎下山图,气势恢宏。总归都与战场相关。

舒宜右手托腮,边说边笑。闻岱见舒宜十指纤纤如葱管,明艳的蔻丹搭在笑意盎然的朱唇边,愈发映得肌肤光洁如瓷,移开目光。

闻岱步入牢房,白菡萏鬓发散乱,却坐得很直,双手放在膝上,眼神亮得似欲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