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2 / 2)

名的夫妻和睦,麾下的势力也不单薄啊。

舒宜叹着气,带着琵琶抱了一堆无用的帖子走出去,免得占位置。另一边书房的门也开了,是府中赵管事,也是满面愁容,却抱了好大一摞行卷。

“这些都是行卷吗?”舒宜上前问。

“是啊,郡主。投来的行卷太多,国公和世子都没空看,我先放起来。”

脑海中瞬间灵光一闪,舒宜想,她大概知道为什么了。

其时风俗,女人的诰命依附于男人而来,从父,从夫,从子。女人的政治势力也是一样。

长乐长公主收拢人才,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宁国府,而宁国公府也依靠着长乐长公主得益不少。

女人大都代表着夫家的政治势力,没有人会投奔到云英未嫁的公主郡主门下奔前程,她们还不算正式走上政治舞台。

本朝,舒宜是第一个凭自己得诰命的女人,更重要的是,她虽不是在室女,但如今和离后也没有再嫁。

这代表她未来的丈夫是不确定的。

想要投靠越国公府的人,只会优先给府上投贴,不会想到她。

她现在是在越国公府住,但不会永远住在越国公府,等她嫁人了,娘家和婆家再亲密,也不可能合二为一,到底隔了一层。到时候,现在跟着她的人处境就尴尬了。怎么比得上追随越国公府,博一个确定的前程呢?

虽知这是人之常情,但舒宜还是叹了口气。

她很快振作起来,对赵管事说:“这些先放在我这,我来替父亲看吧。”

晚上越国公回府,舒宜与他来了一次深谈。

现在一时半会,她不想贸然改嫁,越国公和越国公夫人也深爱女儿,不愿女儿轻易嫁出去。怎么说也是有个郡主之位,在家这段时间不能浪费了。

没人给舒宜投贴,她就从越国公府的行卷里筛一筛,更重要的是,要和父亲以及哥哥达成共识,把她放到前台来遛一遛。告诉大家:越国公府又推出来一个能顶在前台的人了,大家快来投靠!

不管怎么说,有个郡主之位,就有了荐人的资格,也能扩充势力,对大家来说都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