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2 / 2)

闻岱放下手中毛笔,一按额角,笑道:“我问过了,他说他私下托人打听了徐娘子的意思,似乎是不愿再嫁,便不敢戳破了。”

“……那他的意思呢?”舒宜问。

“他的意思,他家中无人,也不很急着成亲,加上明年开春还要出征,刀剑无眼,若有个万一,还不如先不提。”

舒宜无语片刻,也豁达起来:“罢了,既然这两人都不急,咱们也不瞎掺合了。”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苍如柏还是照旧去拿火药上的事问徐三娘,徐三娘也照旧不露出别的情绪,两人之间没有任何变化,春天却一日一日近了。

满城枯树上生出点点新芽,鲜嫩的绿意打破了严冬的镇守,露出头角峥嵘的春色。

这座曾被突厥血洗过、践踏过的小城像一颗固执的牙,歪歪倒倒,又重新站了起来。这颗牙紧闭大门,不放进一个陌生人,也不会有细作敢来此探听消息。

满城人都知道将会发生什么,但没有人知道何时会发生,奇异的是,没有一个人说出口。大家怀着一种隐秘的兴奋,共同参与到漫长的准备工作当中。

冬日无知无觉地流过,玉门关地处西北,春日珍贵而短暂。短短一个月,已是繁花烂漫开至盛时,满城的花都要抓住短短的春风,肆意开放一回,才不枉生在这人世间。

玉门关下,清晨。

黄土垒成的城墙经历过数朝风吹雨打、刀劈斧砍,依然巍巍矗立在此,自有一股苍茫雄浑的气魄。

城墙下,是黑压压一队人马,列阵整齐,一言不发。

绵延的城墙角落,还有路边,一丛丛垂丝海棠和一树树桃花开得灿烂,花瓣犹带露水,仿佛美人春睡未醒。

本也没到起身的时辰,此刻东方刚白,太阳从云层刺破第一缕曙光。玉门关后的朔方城也在沉睡。

大军秘密开拔,连清晨的鸟雀都没有惊动,静悄悄到了关口。

闻岱揽缰在前,舒宜并几个幕府官员在一旁相送。

他们也是大军出征的唯一知情者。

“就送到这吧。”闻岱简短示意。

“你们去吧,都好好地回来。”舒宜不是拖泥带水的人,感到有很多话堵在嗓子里,却只能这样说。

“本将军不曾打过败仗,”闻岱对她,还有她身后的人微微一笑,“城中重大事宜,悉交由国夫人裁决。国夫人持尚方宝剑,代天巡狩,战时危急,可先斩后奏,务必要保朔方平安。”

这是出征前早就定好的,几人肃容应是。

没什么儿女情长的时间,舒宜艰难地将视线从闻岱脸上收回,左右四顾,折了一枝桃花抛到马上:“诸君出征塞外,见桃花就如见朔方,故土的一草一木都在背后,等你们凯旋归来!”

闻岱伸手一捞,稳稳坐在鞍上动也不动,便接到了桃花。他高举起红似朝霞的花朵,无需说什么,身后无数将士的眼神齐刷刷投过来,跟着花动。

飒露紫在原地踱了两步,打了个响鼻,闻岱将盛开的桃花在自己心口处微微一碰,斜插进马颈挽具旁的袋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