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2 / 2)

容简洁直白,一一罗列了她在朔方所做事务,表示她楚国夫人在朔方,庶务农耕矿产马场事事操心,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才略有小成。可有人仿佛是见不得朔方蒸蒸日上,一见她回京便想要踢走了她吃现成的功劳。舒宜又在奏折中回顾了当初朝廷往朔方派官吏,被选中的不是告病就是告老,个个声称家有八十高堂要回去侍疾。怎么,现在朔方情形好了,您家高堂也不生病了?朔方地理位置何等重要,莫不是收了突厥的金银来搅乱大桓?

“不过是借口罢了,”闻岱眉目不动,淡淡道,“如今以军功封赏,那些人说不得什么,就将主意打到你身上。”

“火炮?”方伯晏想了想,“之前在朔方作战,火炮已然屡立奇功呀。还是说,表姐另有新进展?”

闻岱又反手捉住她柔荑,温言道:“别气了,不值当。”

虽限于奏折的口吻,这些弹劾都被礼貌词句包裹,但谁能看不出其下真实的轻蔑与不屑?

也就是舒宜心心念念的、货真价实的火炮。

闻岱无奈,递过信纸,道:“无知鼠辈呶呶,我待要上书驳斥,你勿要为此烦忧。”

“那你今日是又来献宝了?”

舒宜说完这句,便不再多言,看着闻岱。

两人凑作一堆,越说越激动,末了,舒宜简直笑得像只偷着鸡的小狐狸,方伯晏连连点头:“说定了,就这么办!”

矿场开垦,需要对炸/药用量和埋藏位置的反复测算,舒宜一手主持了这项工作,身边侍女也有不少学会的。就干脆命人聘来想做活的女子,有的做饭、有的缝补,还有略识些字的,就教了算学负责测算火/药。

这些人家中,凡十二岁以下子女,皆入学堂,不仅免学费,还有一餐免费午饭。便有不少人是冲着这餐午饭将家中子女送去的

这是实话,舒宜和闻岱共处这么久,也算摸清了他的脾性。闻岱绝对是一个情绪稳定的人,别看他擅用出其不意的闪电战,实际决策时却沉着冷静到可怕的地步,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前线军情似火,情报千头万绪,再多焦灼与压力也不能使他失了冷静。

朔方的大半座城池都是被突厥毁过,又统一重建的。规划之时,舒宜便将安置做工百姓的住宅区和马场矿场修到一起,既方便做工,又方便筛查生人细作。这样一来,离城区便远了,舒宜索性大手笔一把,将原本在城区的配套设施等也修到远郊的住宅区中,其中也包括学堂。

方伯晏还欲反驳,他明明看捷报之中,火炮作用甚大,但话还未出口,就叫揭开油布的火炮真面目摄去了心神。

他语带轻慢,将这事一笔揭过。午宴散去才独自进了书房,铺开笔墨。

“是极,”太后高居上首,轻轻点头,“望峦说得对,捉着女子干政说事,不过找不到别的理由说嘴了。他们要权力,要富贵,又要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罢了。”

“该不该费心是我的事,你是好意,但你不能替我做决定。”

舒宜早在宴席上就觉得不对,跟进书房,直接问道:“到底是什么事情?”

舒宜看着看着,眉毛渐渐立起来,狠狠一拍桌案:“一群无知鼠辈!哪来那么长舌头。”

待到方伯晏下学,舒宜便引着太后和方伯晏到了特意辟出的空地:“是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