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皌。”她语气很轻,却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我不知道你还带着这样的心思。”

“如果这份合作里必须带着犹豫和旧账,那它就不值得我继续下去。”

陈皌没有说话。

半晌,他低声道:“我明白了。”

从那之后,协作逐渐顺畅起来。

他们不再提及往事,也没有无意义的闲聊。

会议结束后各自回邮件、对表、开工,从头至尾都极为职业。

一天下午六点,会议室里只剩两人。

顾禾盯着屏幕上的最新进展,眉心微皱。

她身后的空调风又热又干,直直吹动桌上的一页页方案。

陈皌将会议室门半掩,走到她身边,看了一眼桌面,说:“你这边提出的方向,我们内部评估觉得压力大……但我知道你这么定,是因为前端的数据反馈。”

顾禾抬眼,目光平稳:“那你来想办法。”

“好。”他语气笃定,没有丝毫迟疑,“我会把你想要的实现出来。”

那一刻,两人之间像是跨过了什么。

不是感情的回头路,而是一种久违的、专业上的并肩感。

无须讨好,也无需解释。

你只需要告诉我目标,我就用尽全力为你达成。

就像大学时,两人一起参加科创项目的那样。

三年后,项目成果终于交付上市,用户满意度爆表。

公司正式将她列为重点培养人才,不仅资源倾斜,还开出了新一轮调薪。

与此同时,谢舟从公司辞职。

顾禾问他去哪,他说他有自己的追求。

晚上庆功宴,顾禾喝了一杯红酒,出来透气。

楼下停车场的风有些冷,她却觉得脑子格外清醒。

她在这次小战中打了胜仗,但她知道,这次的胜利并不属于她自己。

她仍被困在别人的规则中,要想有自己的一方天地,往后只有一条路可以走。

顾禾拿出手机,上面有一条陈皌发来的祝贺消息

【恭喜你。】

她笑了一下,回复道:【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

她在花园里站着,公司高层有人来叫她回席,她答道“马上”。

随后,她原地不动思考了一会儿,然后给现在不知道在何处的谢舟发了个消息:

“有没有兴趣一起创业?”

◇ 第二十章

她和谢舟成立了一家咨询公司。

谢舟负责前端落地,顾禾统筹融资。

尽管两人没什么共事的经历,但他们理念高度一致,节奏默契,就如同认识了很久一样。

剪彩前夕,公司门口的牌子还没挂上,陈皌就送来了一盆绿植。

一盆两米多高的量天尺,笔直向上,节节高升。

顾禾看了几秒,最后让助理把它摆在了窗边阳光最好的位置。

创业第三年,顾禾的名字终于不再只出现在行业会议的角落页,而是被放在了头版标题里。

她被评为“本年度十大青年企业家”。

不仅因为她带领的公司连续完成三轮融资,连创佳绩;

还因为她那张既冷静又明艳的脸,在一众西装革履的男性创始人中分外扎眼。

热度也随之而来。

访谈、专题报道、行业论坛、品牌邀请函……她每天的行程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助理跟在身后都快喘不过气。

这天,她受邀参加了一个直播访谈节目,主持人是圈内出名的“会问”。

节目气氛轻松,前半段谈公司理念、战略布局、市场选择,她都对答如流,游刃有余。

到了最后的“趣味提问”环节,主持人笑着翻开卡片,突然抛出一句:“顾总,这么多年,我们都只听说你事业有成,从没听你谈过感情。你有考虑……谈恋爱吗?”

镜头前,其他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