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1 / 3)

“没事,不用安慰我。面筋的量可能还不够,等下次我再试试。”秦雅也是头一次自制高筋粉,拿捏不好量。

“闺女,要不咱别试了。这面也挺贵的。不如还是做那米花糖啥的。”陈氏试探着开口。她觉米花糖比这面包靠谱,也不用试来试去,白搭钱。

“没事,反正做出来咱自己吃呗。我刚才把用量都记下了。下次再调调。”秦雅倒没觉沮丧。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她这啥啥都自己做,能做出这样的面包已经很知足了。

烤炉有了,那接下来做点什么呢?要不打点模具,做点花式面包?还是蛋糕?

28. 第 28 章 红豆面包、蜂蜜脆底小面……

冷静下来后, 秦雅决定还是继续做面包,不为别的,起码做面包用不着打蛋器。要是纯用手打蛋白, 不光是她这胳膊, 就是陈氏和秦大川的胳膊也得要废。费劲巴拉做出来几个蛋糕, 就卖几十文, 不划算不划算。

回头一看,秦大川都开始吃第四个了, 秦雅这个气, 刚才说还没麻花好吃的难道不是他?干脆把人赶出去打听哪里有卖羊奶的,只要人别在她眼前晃, 就眼不见心不烦。

回到屋里, 秦雅先画了几个模具样子, 这个得提前定做。等模具做出来的时间, 她就能把配方试出来了。

几天后,秦大川取回模具,还拎回一桶羊奶。东沟村没有养羊的,秦大川特意去附近的上甸子村买来的羊奶。

因羊奶腥膻味重, 这里的人并不喜欢喝羊奶, 其实只要在煮奶时加入一些食醋或者杏仁,就能去除羊奶的膻味。

这次, 秦雅加大了面筋的比例, 等面醒好后她拿起来抻了抻,出膜情况较上次好了很多, 虽说没出来手套膜,但是做小面包完全没问题。

等待面发的时间,秦雅把煮好的红豆捣碎。在锅里倒入油, 将红豆和糖倒进去不断翻炒。期间需要保持小火。之前地里割回来的杂草此时就派上用场了。天冬烧火,秦雅炒豆沙。炒豆沙没啥技术含量,就是累胳膊,只要稍微停一下,豆沙就有可能粘到锅上变糊。

豆沙炒好了,红豆面包做起来就简单多了。像包包子一样把红豆沙包起来,收口朝下,擀成牛舌状,在中间用刀划几下,注意不要划透。切口朝外卷起面团,呈长条形,将长条两端围在一起,接口朝下,就可以醒发了。

至于脆底面包就更简单了。发好的面团分成几份,每份都擀成牛舌状,卷起来,反复三次,最后从中间切断。事先将面粉、糖和白芝麻混匀,切好的小面团切面朝下,先沾水后沾面粉混合物,放到烤盘上醒发。

醒发好的面团刷上蛋黄液,就可以上炉烤制了。红豆面包出炉后晾凉就可以吃了。脆底面包还要趁热在底部刷上蜂蜜水,倒扣晾干。

尝过了这两款面包,陈氏终于再也不说这是甜味馒头了。馒头可没这么松软。只她尝过一个就再不肯吃了。这用的都是糖呀、鸡蛋啥的,可都是钱哪。只要一想到吃一个就是吃进去几文钱,任凭闺女咋劝,她都不肯再吃了。

陈氏是苦日子过惯了的,一文钱都要仔细打算。这几日她瞧着闺女做起吃食来,那油、糖像不要钱一样地往下撒,这心就疼得慌。这东西吃几个都不顶饱,那城里的有钱人想要吃饱不得吃上十个八个的?这哪是吃食,分明是吞钱兽。

陈氏自是不知,有钱人哪会把这几文钱放眼里,要知道他们上一次酒楼吃一顿饭,就得花上几两,甚至几十两银子。

面包不比米花糖,存不住,得紧赶着送过去。因不确定是否好卖,今天秦雅只做了一炉。好在这烤炉大,一炉也能烤几十个。

次日上午,秦大川从县上回来,说苏掌柜让三天后去一趟,若面包好卖就继续定。

饭桌上,秦大川还讲起了村里的八卦。这事还是搭车的几个村人讲的,他全当个故事在听。

东沟村有户人家姓韩,韩家有兄弟二人,老大性子憨厚老实,老二是个滑头。若按一般人的逻辑,家里老人日后是要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