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2 / 3)

路上黄婶子还在安慰秦雅,道那王家是没福气的,这么好的儿媳妇还往外推,以后有他们后悔的,云云。若是原主听了这话,兴许会感触良多,可秦雅实在没法感同身受,但也不能一点反应没有,只得不时做出一副悲切的样子。

总算到了黄婶子家,秦雅松了口气,心道再聊下去脸就要僵了。因顾忌自己的身份,虽黄婶子一再邀请,但秦雅仍坚持站在院里,没有进屋。

小姑娘不好意思地拿出自己做的荷包递给秦雅,同时又掩饰不住好奇,偷偷看了几眼秦雅,一转头看见老娘直瞪她,吓得赶紧低下头不敢再看。

秦雅将这一场眉眼官司看在眼里,却没放在心上,小姑娘对她应只是单纯好奇,没有恶意。她把荷包的问题仔细讲给小姑娘听,又和她说可以去锦华绣庄试试。

从黄婶子家出来,路过一户人家时秦雅忽然听到了原主名字。她心里一跳,想着是不是又有人提她做寡妇的事。却听里面有人说:“顺子,等过完年出正月娘就去那秦家探探口风,秦家总不能一直留着闺女在家里。就算以前被他家推过亲事你也别怕,秦大丫现在名声都这样了,你肯娶她秦家就得谢天谢地了。”

17. 第 17 章 过年

“娘!”

“娘知道,你喜欢她。当初人家没看上你,你还不死心。现在倒好,秦大丫守寡归家了。我看哪,现在得是他秦家求着我们了,要不他闺女就得嫁个鳏夫了。到时候,咱们一文聘礼都不用出,还得让他们出嫁妆。我知道,我知道,你舍不得她受委屈。可这口气总得让娘出吧。”

“那好吧,娘可得说话算话。”

秦雅没想到,在她自己都不知道的情况下,人家就把她的亲事安排得明明白白。当她是什么?牵线木头人吗?更何况这还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人。

等回家进屋坐下,秦雅才想起这到底是哪户人家。这户人家姓刘,原主议亲时顺子他娘曾经托人上门说合过,可是秦百福和陈氏觉得刘家委实太穷了,大丫要是嫁过去肯定要吃苦头,就回绝了。没成想人家这是记恨上了,现在不但琢磨着捡漏,还要拿捏一把。

这事过去没几日,秦雅就从陈氏那儿听说,已经有好几户人家明里暗里打听她的亲事了。她能说啥呢?只能说原主足够优秀,即使守寡也不愁嫁,看着竟好似香饽饽一块。幸亏陈氏都给一一推掉了,只说出了正月再说。

出了冬月就进了腊月门,都说进了腊月就是年,果不其然,村里的气氛立马变得不一样了。先是腊八那天要喝腊八粥,接着就要扫房、祭灶、买年货。女人们还要忙活着把家里的被褥拆开洗洗,还要蒸馍馍。

这其中,最开心的莫过于小孩子们,不但家里好吃的多了,还有机会上县城逛逛,顺便买点好吃的好玩的。秦大山也在小年之前回到了秦家村,其实在这之前他还让人给秦雅捎过一回信,大意是她上次送过去的图纸已经用上了,年前就会把银钱带给她。

自打有了这枚定心丸,秦雅就安心陪着天冬一起读书,顺带手还捎上了秦四弟。

腊月二十三那天,秦大山就和秦四弟打过招呼第二天去找他姐。所以,二十四那天秦雅哪儿也没去,就在家里等秦大山上门。没多久,秦大山揣着包沉甸甸的袋子过来了。一进屋,他就把银子递过来了。

待坐到炕上,他这才开始细说:“那两样家具,我姥爷直接就做了。可那两样玩具,咱们卖不了。上木匠铺子的都是奔着家具去的,没谁会有耐心看玩具。所以我姥爷就做了几个送到杂货铺,让他们代卖。”

“这不快过年了,玩具卖得越来越好,杂货铺掌柜就和我姥爷商量,要直接从木匠铺子订货。本来我姥爷对这事也没太上心,觉着那小小的棋盘能赚几个钱。可就短短几日,那棋盘就卖了百十来个。这下我姥爷可服气了。反正腊月里定家具的也少,索性我们几个就全力做那玩具去了。这不,我二十二才回来,搁往年过十五就能回来。我姥爷和我舅几个说是要等二十六七才歇下呢。”

秦大山说的棋盘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