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很好的理由来找她,因为甄士隐当年封了五十两银子送他进京赶考。所以他就来找人了。找人的时候他叫人说要找甄爷,那封肃吓得半死,晚上忽然披着衣服爬起来说我不姓甄,我姓封,以前的女婿姓甄,已经出家一两年了,也不知道在哪里,到底你们新任的老太爷要找谁。那些衙役当然说,我们不管你姓甄姓贾,你跟我们到官府里去面报太爷。

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封肃去了以后,家里人非常紧张,担心到底会有什么祸事发生。大概到了半夜,封肃回来了,欢天喜地。因为这个新任的太爷给了他二两银子。他向封肃打听甄士隐,封肃就讲了甄士隐如何丢了女儿,家里失火,变卖田产。新太爷贾雨村就觉得很难过,感伤一回,表示自己曾经受人家恩惠,拿了五十两银子,现在金榜题名,应该报答人家。贾雨村表示说,我刚刚到任,要负起这个责任,一定要把英莲找回来。

贾雨村很有趣,他在人情世故方面滴水不漏。他说了要报甄士隐之恩和要去找甄士隐的女儿之后,叫封肃回家。可是他紧接着就送了一封密信给封肃,说很想讨娇杏做他的二房。这件事情是不能让别人知道的,可是他必须先把封肃这边打点好。作者很小心地在写过去的社会伦理,人在社会上的那种小心。作为一个刚刚到任的官,这个时候最危险,一不小心就会被人家挖出一大堆事情,所以贾雨村很小心地处理这件事情。作者的叙述当中带出了人情细微的地方,也透露出贾雨村做事的心机。

封肃当然非常高兴,因为这样的丫头在他家里多一个少一个根本不重要。把这个丫头献给新任太爷,他就可以攀附到官府去。贾雨村又送了“两封银子、四匹锦缎”给他们家,封肃连夜就雇了一顶小轿子,把娇杏送到贾雨村那边去。

在这本书里面娇杏是一个有趣的角色。“乘夜只用一乘小轿,便把娇杏送进去了。雨村欢喜,自不必说,乃封百金赠封肃,外又谢甄家娘子许多物事,令其好生养赡,以待寻女儿下落。”这一段讲到娇杏(侥幸),你会发现很少人意外地命这么好,可以一连串来好运的。“因偶然一顾,便弄出这段事来,亦是自己意料不到之奇缘。”这个丫头就是一回头,把整个命运就改变了。

作者意在表明,很多事情不是人可以刻意安排的,有很多无意间的缘,你根本无法了解其中的天机。后面讲娇杏的下场:“谁想他命运两济,不承望自到雨村身边,只一年便生了一子。”在古代,女人生了一个儿子是不得了的事。一个家庭可能就靠这个儿子,而且女性的地位在家里也完全靠儿子。以前,一个女性结婚以后自己是没有身份的,我们永远不知道甄士隐的太太名字叫什么,只是封氏。如果女人生了儿子,将来在祭祀里就有先妣先考这个部分,她才是儿子祭祀的母亲。如果没有儿子,她是不能入宗祠的。一个女人有了儿子之后,身份和地位立刻就不同了,整个命运就改变了。再后来,娇杏就不见了。

贾雨村在得到甄士隐的资助之后,就“起身入都,至大比之期”。从各地来的考生每三年有一次重大的考试,有武的也有文的。贾雨村“中了进士”。在古代,中了进士,就选入外班。外班就是政府机构的一个人才候选单位,相当于等着做官了。“今已升了本府知府”,被派到这个地方来做官。可是这个贾雨村刚入仕途,还不太会做官。“虽才干优长,未免有些贪酷之弊。”他非常有才,可是贪财,而且有时候太过严苛。“且又恃才侮上,那些官员皆侧目而视。”他靠着自己有才华,对于长官也不太放在眼里。

一个不会做官的人,再有才干在官场也待不久。“不上两年,便被上司寻了一个空隙,作成一本。”“一本”就是把所有的罪状做成一个奏书呈给皇帝。参他“生情狡猾,擅纂礼仪,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结虎狼之属,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他因此被皇帝革职。革职文书一到,“本府官员无不喜悦”。此时起,贾雨村开始学习了。他内心虽然十分惭愧、憎恨,但面上全无一点怨色。“仍是嘻笑自若,交代过公事,将历年做官积的些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