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卫康安和女儿卫宜宝。
此时这几位少爷小姐各怀心思的打量着卫宜宁,三分好奇,七分鄙视。
因为柳氏是卫宗镛袭了爵位之后纳的,故而卫宜宝、卫康安姐弟俩没见过卫宜宁。
其他几个人都和卫宜宁小时一起玩耍的,不过当年卫宜宁的父亲是一家之主,他们都难免做小伏低。
事实上卫宜宁兄妹从未做过欺压别房孩子的事,也未存过什么尊卑有别的心思。不过是卫宜宓他们自己觉得不能任性畅意罢了。
此刻他们打量着卫宜宁,心中难免生出“成王败寇”的优越感。
卫长安的目光只是从卫宜宁身上一滑就过去了,他正忙着和母亲身边的丫鬟春莺眉目传情呢!哪有工夫端详这个一身寒酸的小孤女?
卫宜宝只有六七岁,对卫宜宁没有印象,见她穿着寒酸,只当她和家里的下人一样。
卫康安年纪还小,被奶娘抱出去玩儿了。
卫宜宓本来是最嫉恨卫宜宁的,不过如今二人身份换了个个儿,且差距远远大过当年。她又自恃身份,不屑再同本就比自己小的卫宜宁一般见识,所以脸上微微浅笑着,并不说什么。
卫宜宛比卫宜宁大一岁,她因为先天不足,所以整日病殃殃的,再加上包氏偏疼她,所以脾气很乖张。
此时她见卫宜宁虽不十分出众,穿戴也远不及自己,但那一头绿云样的好头发却着实刺了她的心。
卫宜宛生得并不丑,加上她很会拿捏作态,众人都捧着她,说她有“西子之风”。
但她有一桩心病,就是她稀疏枯黄的头发。
前年上巳节游春的时候,有口无遮拦的世家子曾当面嘲笑卫宜宛的头发“浑欲不胜钗”。
这让她羞愤欲死,这两年说什么也不肯再出去抛头露面了。
此时看着卫宜宁忍不住鼻子里冷哼一声说道:“乡下人的气色就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