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但对于秦偌来说,和融渺隔着字条的简短交流,却像是在他那阵灰暗得没有边际的校园生活里,提供了短暂的庇护所。

不论是音乐,还是融渺这个人,都美好得有一些不真实。

此后,秦偌断断续续和融渺交流着,从春天到夏天,从秋天到冬天,融渺虽然惜字如金,却意外地逐渐完善了秦偌的乐理知识,顺便将蓝莓派的评价从“难吃”严谨修正成了“非常一般”。

升入高三后,秦偌和融渺分到了一个班级。

同样被分配过来的,也有好些霸凌秦偌已久的同学。

他们心中始终滋生着恶毒的烈焰,有人听闻融渺不仅出身音乐世家,甚至家中与政界也有所牵连,曾经有人得罪了融渺,第二天便彻底从学校消失。

一开始是融渺丢失的钢笔,意外出现在了秦偌的书包里。

后来是球鞋和奢牌外套,也被指证的同学们从秦偌的储物柜中成功搜查到。

面对班主任的质问和责骂,不论秦偌怎样反驳自己没有偷东西,都无法洗清偷窃的嫌疑。

比那些更加让他难过的,是融渺冷冰冰的眼神。

他并没有展现出多少对于物品失窃的愤怒,更多的是一种面对无关人等的不耐烦。

“身为同窗,你就这么缺钱,一定要把手伸向私人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