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1 / 2)

她想去更远的地方闯荡,无论结果是好是坏。

夕阳渐渐落下,看完景色,几人骑马下山。

告别王绪维后,叶秋水回到铺子,同大家说了这件事。

胡娘子听后,没有继续劝说她,沉默许久后走上前,拉住她的手,眼中有光芒微微跳动。

“好孩子,你想做什么便做吧,无论结果如何,总之,宝和香铺一直留着你的位子。”

叶秋水郑重点头。

回到家,立刻收拾行李,书,账目,图纸全都叠好放在箱子里,她花几日的时间将铺子里的生意安排好,启程的时候,有许多朋友送行。

相熟的小姐妹一包一包地给她送衣物,干粮,马鞍旁快要挂不下,小白的背都挺不起来了。

“哎呀,我又不是不回来啦!”

叶秋水一个个安慰,王绪维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搂住她的腰啪嗒啪嗒掉眼泪。

“芃芃,你可不能忘了我。”

“知道知道!”

她摆摆手,说:“我走啦,各位留步。”

一群人看着她上马。

叶秋水这次去京城,没有乘车,也没有坐船,而是选择自己跟随商队骑马过去。

她身形灵活,握住缰绳,回头再看了众人一眼,转过身,马蹄飞扬,身影渐渐消失在山林尽头。

第83章 “我妹妹来了。”

翰林院中, 众学士身着公服,埋首在案前工作,二甲进士需要去各个部门学习朝廷的基本运作, 在翰林院, 除了研究经史子集外,还要学习礼仪,包括朝会, 祭祀等朝廷重大活动的礼仪流程,另外,就是参与国史的编修工作了。

这些事情都有人争着做, 大家想要表现,早日通过考核,获得更高阶级官员的青睐, 那种繁杂琐碎的,例如整理档案, 搬运书籍这样被视为低等任务的活, 没有人愿意干。

一层层书架的末尾, 江泠坐在角落, 翻阅书籍,握着笔手抄到纸上。

阳光透过架子,落在书案上, 空气中灰尘洋洋洒洒, 他神情平静,落笔稳重, 一旁, 坐着另一个三甲进士,是严敬渊的侄子, 叫严琮,江泠去拜访恩师时经常遇见,两个人比较熟。

江泠不爱说话,在翰林院都是安安静静地做自己的事,只有严琮时不时与他交谈。

“我手好酸,太多了。”严琮写着写着叹道,停下笔,抄书抄了一日,他手腕酸痛得已经抬不起来了。

“放着,我一会儿抄。”

江泠淡淡道,眼皮都没有抬。

他抄书时身姿端正,一连坐几个时辰,也没见肩塌下去半分。严琮看了一会儿,忍不住感叹,“嘉玉,你真不是一般人,你不累吗?我手要断了。”

“习惯了。”

少年时为了赚钱,在书局从早坐到晚,笔下未曾停过,他不能停,停了工钱就会少,来了翰林院,也是一日到头做这样的事,根本谈不上辛苦。

严琮站起身,走了两圈,活络活络筋骨,刚走没几步,门外涌进来几人,与他们一样都是今年的新科进士,同在翰林院学习。

“前些天一直下雨,阁楼潮湿,有些典籍要拿出来晾晒修补,江嘉玉,你去。”

江泠抬起头,“今日不是我当值。”

“我们都要编国史,还要写公文,哪有时间做这些,反正与你说了,爱干不干,到时候掌院怪罪起来可不怪我们。”

说完便“砰”地合上门。

“你们……”

严琮“啧”了一声,冲上去就要理论,江泠喊住他。

“没事。”

“什么没事啊,由着他们这样欺负你?”

严琮跑回去,“什么脏活累活都叫你干,我们是来学习怎么做官的,不是当洒扫嬷嬷!”

江泠低头写字,说:“在阁楼上整理典籍可以看到许多东西,那些书平时没有机会翻阅。”

都是翰林院珍藏的古籍,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