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这叫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下!]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也很恰当。]

元,至元十六年(1279)。

忽必烈骄傲地哈哈大笑,“我大元就是比他们强!”

【元朝的边疆政策我好像在上次说行省制的时候说过了,简单过一遍吧,东北地区的辽阳行省、岭北地区的岭北行省、西藏地区的宣政院、帝师与宣慰司、台湾的澎湖巡检司。把元朝这部分背会了,选项里的两个答案就自动排除掉了。】

[get!]

[还是要背啊。]

[好烦,就不能不背书吗?]

[啧。]

秦,始皇帝元年(前221)。

嬴政闭目小憩,听着东方辰说话全当做休息。大秦离东方辰所在的时代太远,她说的这些大秦短时间内根本用不到。

嬴政幻想着未来的世界,能造出类似天幕样的法宝的未来会不会比仙境还要美?他想去看看。

汉,元光六年(前129)。

刘彻也感到些许无聊,他是一个耐不住寂寞的人,“仲卿怎么还没来?”

刘彻倒不是对话题不感兴趣,等他收复匈奴、百越、西域,就能将后世朝代用得好的政策制度搬过来修改一番投入使用。

【元朝之后就是明朝,还记得非常懂分权的朱元璋吗?分权有一个缺点就是行政效率低下,明朝中后期有一个新形成的制度叫做督抚制度,主要就是出于边镇集中力量抵挡外族入侵的需要。督抚就是总督和巡抚,一定要记住这时候它们还不是固定官职,只是一种差遣。当然啦,明朝对边疆地区的经营重点不落在督抚制度上,而在于对蒙古、东北、西藏和西南的管理上。】

[呵呵,东南沿海还不要啦?]

[不重视海洋,让后人吃了多少苦头?]

[海洋那么大的地方呢!]

[小辰学的时候就不生气吗,想想就爆炸。]

明,洪武十四年(1381)。

朱元璋想不通啊,海洋面积再大,没办法种田有什么用?当然打渔也可以,但时不时来个倭寇骚扰,多令人烦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