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没刨坟呐,就是推倒了墓碑,后来二凤反省自我,又重新给魏征立上了。]

汉,建安五年(200)。

曹操不太懂喷子是什么,但他莫名get到了,那个嘴巴脏得不能行的祢衡就是个喷子。

没有正常的臣属会指着鼻子骂主公,祢衡就不正常,把曹操连着麾下的谋士腌臜了个遍,曹操可受不了这委屈,于是连夜把祢衡送给了刘表。祢衡不改初衷,刘表也是个聪明人,找了个更好的接班人选把祢衡送了过去,终于结果了祢衡。

曹操听到祢衡的死讯后高兴得连干两碗美酒,他的快乐就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唐,贞观十年(636)。

李世民尴尬地笑笑,他该怎么解释他真的只是背后骂一骂魏老黑,没想等魏老黑死刨人家的坟啊!至少现在没有这种想法,所以那个魏老黑以后干了什么让他那么生气,竟然干出了这种非深仇大恨等等,只是推倒了墓碑?

李世民大松一口气,天幕真是搞人心态,幸亏天幕最后还解释了一下,不然这事儿真不好说,他以后都没办法理直气壮地面对魏卿了。

明,洪武十四年(1381)。

朱元璋狠狠瞪着朱棣,都是老四这小子搞的好事。他那么大一个不准宦官干政的牌子被老四的后代堡宗给掀了!好一个不孝子孙!掀牌子也就先吧,他倒是把皇帝当好啊?天幕那阴阳怪气的劲儿,朱元璋越琢磨越不对劲,堡宗那玩意儿不会真的被瓦剌俘虏了吧?

第14章 明清思想 王阳明、王艮、李贽

【《大学衍义补》大概就是这样,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没有的话就来看B选项。】

[没有问题。]

[下一题下一题。]

[我就选的B,专心听讲。]

【我们一起来看看B选项这个《大学问》究竟是怎样一本书叭。】

[这名儿起的够大气。]

[完全没有听过的一本书。]

[看起来就很难,不知道是谁写的。]

【哈哈哈,其实不是书的名字起的大气,断句应该是这样断的:大学、问。《大学问》是以问答形式展开的,全书都是“问曰”“答曰”,读起来很无聊的。】

[好有学问的书名。]

[那不跟《论语》一样吗?都是老师和学生的对话。]

[都一样无聊。]

[有道理。]

汉,元狩二年(前121)。

董仲舒闭上眼睛,眼不见心不烦。要不是没办法和天幕对话,他非得为《论语》辩驳几句。

明,1519年(正德十四年)。

王阳明的弟子愤愤不平,读书是为了明理,难道书本都要像小说那样通篇以白话之文、毫无教化之言吗?

王阳明却是毫无波澜,“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2]”,封赏迟迟未到,定是朝中佞幸阻挠,他不得不沉寂一段时间了。正好趁着这段日子重新整理一下他的学问。

【这本书不是重点,重点是写了这本书的人,大家能猜到是谁吗?】

[盲猜一个黄宗羲。]

[肯定不是李贽,写《大学》的书绝对不是这位离经叛道的狂人写的。]

[邱濬和王夫之也不是。]

[我猜顾炎武吧。]

[是不是王阳明啊。]

【我看到有正确答案出现咯,是的,就是王阳明!那个格竹隔了七天七夜饿晕过去的狂人。】

[还有龙场悟道!]

[他还平定了宁王叛乱!]

[允文允武有没有。]

[我宣布,明朝唯一能和我于谦男神比肩的人就是他!]

明,景泰元年(1450)。

朱祁钰兴奋地拍起了手,他的于太保又被天幕夸奖了。他热切地对于谦说:“也不知那王守仁是怎样的风姿,竟能比肩太保。”

于谦谦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