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太干了,去那边上学,一入冬嗓子就干到要命,开暖气后更干了,皮肤都干到掉渣。]

[不至于吧?]

[很至于!!!]

[徐光启:《农政全书》?没听?说过。什么?这?本书我?写的?找错人了吧?绝对不是!]

[笑死了。]

明,崇祯元年(1628)。

徐光启一怔,他写的农书似乎不叫《农政全书》啊?难道是同名同姓的人物?好在天幕下一句话?就解释了他的疑惑。

徐光启不由叹气,在天幕所处时间线上,他自己都不重视这?本农书,何?论他人重视呢?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

玄烨曾经拜读过《农政全书》和《天工开物》二书,为徐光启和宋应星的才华折服,可惜二人均已经离世?,无?法为大清效力。不过玄烨的遗憾并不深,这?二人若是活着,九成九会像那群头铁的大儒一般拒绝入仕大清,平白?给人添堵。

【康乾时期农业生产发展较为明显,经济作物面积增加,像是桑、茶、棉花、烟草都是当时相当重要的商品化农产品,也不止当时吧,现在也是很重要的农商产品呀。虽然我?总说清朝有这?样那样的不好,但它朝代靠后啊,站在了历朝历代的肩膀上,许多技术都已经发展成熟了,比如多熟复种制和精耕细作,再加上水稻、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的推广,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达到了封建时代的顶峰。除此以外?,改良土壤、改造低产田、兴修水利也大大推动了农业发展。】

[以前家里?种桑养蚕,但蚕太敏感了,别说往桑树上打农药了,喷点花露水从桑树林里?走一圈,蚕都得死一大片,后来就改养茶了。]

[那岂不是年年采茶?多有意思啊!]

[胡说八道,采茶又累又费眼睛,干过一次再也不想干第二次。]

[突然想到前两天刷到的小视频,想象中的采茶女?vs现实中的采茶女?。]

[我?也刷到过,主要是采茶有技术要求,只?有上了年纪的阿婆能精准地分清每片茶叶的质量,再者现在的年轻人大多出去打工,很少有人专门?养茶了。]

[对,农业这?块儿?,种地畜牧养渔不管干什么,做不上规模就很难赚钱。]

[干什么都不容易啊。]

宋,熙宁四年(1071)。

王安石努力从天幕的废话?中提取有用的知识,“精耕细作”他能看?懂,但“多熟复种制”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