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回事?居然造做到大隋二世而亡,让他难以抑制心头怒火。

明,洪武十四?年(1381)。

朱元璋黑着脸,也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天幕似乎又在明里暗里的说他的坏话,什么叫有锦衣卫那味儿了?

“天幕凭什么把?朕和隋炀帝那杂种放在一起?!”朱元璋再次把?书案拍得框框作响。

朱标都不知道怎么劝了,从天幕出现,他爹不是在生气就是在生气的路上,他绞尽脑汁组织语言,“这不关您的事,实在是锦衣卫在天幕的世界里威名过于赫赫,大明现在还没锦衣卫呢![2]”

“不行,锦衣卫那么好用,朕得设置一个,你可不兴再劝了。”朱元璋一锤定音。

朱标劝说的话噎在了嗓子?里,早在天幕第一次出现说监察机构的时候他爹对锦衣卫就异常心动?,只不过更哀恸于他娘和他还有雄英的早逝,很?容易便被他劝下了,但他爹是个固执的人,真打定主意要做的事他怎么劝都无济于事。

罢了罢了,一切都不一样了,娘和他都在,哪怕锦衣卫设立,也不至于像天幕所说的那样凶残,只是百官得再辛苦些?了。

【三省六部大家都很?熟吧?不过隋朝的和我们熟知的有点不一样,后来的中书省现在叫内史省,然后户部的话是民部,到李世民登基之后才避讳改成户部的,这一用就是唐朝二百年,后来的朝代也再也没有改回去。】

[谁用二百年也都改不回去了吧?]

[古代避讳文化是我非常难以理解的。]

[避尊者讳避亲者讳。]

[那科举考试的时候还要避讳吗?]

[父母的就不用了,不然考官会以为你写?错别?字,皇帝的还是要的,不然应该会直接被黜落。]

[这么说来宋朝皇帝还怪好的,登基之后要改一个生僻字的名字。]

[虽然觉得宋朝怂,但宋朝的人文关怀还是挺不错的。]

汉,建武十七年(41)。

刘秀不是很?满意,那大怂皇帝改名有什么好说的,这明明是大汉的仁政,宣帝认为名讳太?过寻常、百姓不好避讳专门改了一个更生僻的名字说起来“秀”也挺寻常的,不然他也改一个?

宋,开宝三年(970)。

赵匡胤很?郁闷,表示得再折腾折腾赵光义那个该死?的东西。他的名字已经很?生僻,不需要再改,而“光义”二字就过于常用了,显然这项德政是他这个弟弟上位后颁布的,这令他很?不爽。

宋,庆历三年(1043)。

范仲淹呷了口酒,难掩心中复杂,天幕说话难听,但总有难以反驳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