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弘治七年(1494)。

邱濬摇摇头,后世不学礼,连避讳都少有使用,真是世风日下。避讳并不难理解,天幕已经给?出来了,无非是“避尊者讳、避亲者讳”,且不提日常使用,史书上就有很?多例子?。

除了民部改为户部,还有雉鸡改称野鸡、昭君改称明妃、蔡昭姬改称蔡文姬、秀才改称茂才等,这些?是避尊者讳;诗鬼李贺因父名“晋”无法考取进士便是避亲者讳了。

【而且隋朝在三省之外还有两?省,内侍省和秘书省,不过这两?个都不直接参与国家政务决策。内侍省就不用说了,宦官所在之处,负责管理宫廷内部事务。秘书省掌国家图书典籍,就是国家图书馆馆长副馆长管理员之类的,秘书省这个地位高还清闲,是我理想的工作了,可惜专业很?不对口,早知道我就学图书情?报去了。】

[谁不喜欢清闲的工作呢?]

[小辰窜频了吧?就算学图书情?报管理专业对口了也不能去隋朝秘书省工作啊。]

[这专业还怪冷门的,没听过这个专业。]

[我们学校有个图书档案管理。]

[专业冷门不要紧,就怕上了一半专业没了。]

[这得多倒霉呀!]

[是啊,我就是那个百年一遇的倒霉蛋!哭晕在厕所。]

[啊这,摸摸。]

明,洪武十四?年(1381)。

朱元璋对天幕的消极很?不满,若是她?在大明,他必定让她?知道好赖。

朱标闻言满头黑线,他爹真是被气急了,那东方辰是女子?,若是在大明,她?连议政的资格都没有。

【三省六部的执行的流程和优缺点也略过,都很?简单高中学过,我只简单聊聊三省六部和三公九卿的区别?。其实从名字上看感觉都是那么些?事儿区别?不大,但肯定没人傻乎乎认为没什么区别?,那零零散散的不同我们都能说出来点儿,但从根本上最?大的不同有两?点,一是三公九卿按照事务的不同进行分工而三省六部按照政务处理的程序进行分工,二是三公九卿以长官为中心而三省六部以机构为中心。这么规则的话一听就不是我自己总结的,反正书上是怎么写?的,听起来很?有道理实际上也很?有道理,把?我们对三公九卿和三省六部的了解和这两?处不同一整合,发现还真是这样。】

[我感觉写?教材的都好牛逼!]

[那可不?编教材的都是文化界的牛人,更别?提写?教材的了。]

[他们是怎么能把?那些?道理言简意赅的总结出来的?]

[等我到那种程度了再来给?你解释。]

[其实我感觉就是差别?不大啊,但是你这么一背我就感觉差距还怪大的。]

[赞同!]

秦,始皇帝元年(前221)。

嬴政暗暗思索着,这三省六部的确比三公九卿分工明确,前面天幕也曾多多少少提到过三省六部各层级的职责,嬴政很?快做了决定,三省暂且放一放,六部三台十一寺可以先行架构起来。

【地方的话更简单了,大框架是州县制,这个是变动?到最?后的结果,这块儿我没怎么背,就有个印象,从州郡县到州县再到郡县,州县是隋文帝改的,郡县是隋炀帝改的,再多的就不知道了,自己上网查。大框架有了就往里面填呗,基层制度就是畿内保、闾、族,分别?设保长闾正族正,畿外保里党,分别?设保长、里正、党长。】

[感觉之后朝代这种框架变动?就不大了。]

[对,最?多改个名字,改个范围,改个等级什么的。]

[百代都行秦政法嘛,秦朝之后就是这样了。]

[我以前就想当个里正来着。]

[我就不一样了,我想当个县令。]

[梦想这么卑微的吗?我想当皇帝诶!]

[那你想吧。]

[谁不想呢?后宫佳丽三千,喜欢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