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刺史要上奏还要通计吏转交,然后越发展计吏越受重视,到了汉明帝时期,计吏甚至都有资格参加明堂祭祀和上陵礼了。】

[这不就是专门养了一群告状的人吗?]

[肯定有不少人拉拢计吏,不然谁扛得住这样背后告黑状。]

[就算告状了肯定还会另外派人查实啊,不然多容易蒙蔽圣听?]

汉,元光六年(前129)。

刘彻坐直身体,这小小计吏竟然可以参加明堂祭祀和上陵礼,可真不得了啊!

同时刘彻隐隐看出背后的危机,这谥号为“明”的子孙在位时,大汉已经在走下坡路了。刘彻难免感到气闷,他大汉终究要灭亡吗?

【明堂诶,就是那个“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2]的明堂!明堂是帝王会见诸侯、进行祭祀活动的场所,上陵礼则是皇帝率百官一起在先帝陵寝上举行的大规模祭祀仪式[3],可见汉明帝对这部分计吏有多看重。为什么呢?因为光武帝利用上计制度强化皇权、削弱三公职权,汉明帝萧规曹随有样学样罢了。这也反映出刺史权力的扩大,原本刺史需要亲去中央汇报,东汉时期不仅拥有了固定治所,还可以派计吏代替自己向中央汇报工作。】

[很正常,强化皇权的必要性。]

[谁让东汉世家大族实力强盛呢?皇帝肯定要控制一下抓基层喽。]

汉,建武十七年(41)。

刘秀苦笑,自昭帝起皇权一落再落,王莽篡汉天下硝烟起,他登上皇位全靠地方豪族世家大族支持,去年才如愿立发妻为后。

阴丽华安抚地握住刘秀的手温声宽慰,却在刘秀看不到的角度露出讽刺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