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前193年(惠帝二年)。

当上相国的曹参苦涩一笑,萧规曹随啊,如果萧相国还在就好了。如今汉帝软弱,吕后当政,塞外匈奴虎视眈眈,不知今后该当如何。

天幕说那武帝是景帝之子,生在文景之治以后,以现在的境况,哪怕武帝提前降世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曹参叹了口气,好在有个念想,匈奴未来会被大汉打败驱逐,他们这一代做不到,后人做到了。

只是不知匈奴能否看到天幕。如若能看到,怕是要对大汉不利,他们要提前做好准备。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他们要尽自己所能为后人栽种一片森林。

【我们再来说第三次变化,这次变化分好几次,但都在东汉中后期,就按照时间段笼统地划分在了一起。东汉初期刺史权力已经开始膨胀,那还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东汉中期,刺史拥有了统兵权。东汉末年,中平五年,汉灵帝派九卿出任州牧,作为监察区的州变为一级行政区划,州郡县三级制正式形成。】

[州是这样变成行政区的呀?]

[汉灵帝的时候才开始吗?我以为更早呢。]

[汉灵帝,啧,玩儿的花,都不知道他脑子有没有病。]

汉,建安五年(200)。 。

曹操放下酒杯,长叹一口气:“灵帝啊!”

曾经何时他他也是立志复兴大汉的忠心耿耿的汉臣,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变了。他会在午夜梦回之时怀念那个年少的自己,但他不后悔,现在的汉室不值得他效忠。

刘晔、荀彧、荀攸等人或叹息,或沉默,皆心情复杂。

【前两次都是加强中央集权,就第三次不一样,增强地方权力削弱中央集权,所以啪嗒一声东汉末年分三国了。】

[我不爱三国,但我爱三国的美人们~]

[嘻嘻嘻,荀香香,嘻嘻嘻,郭美人,嘻嘻嘻,美周郎]

[一亲芳泽啊www]

弹幕爆发性增长,密密麻麻更甚以往。

魏晋以前的人被勾起了好奇心,这三国究竟有什么魅力令如此多的人喜爱。

魏晋以后尤其是明清二朝的人都津津有味地讨论着弹幕上的“荀香香”“郭美人”“美周郎”等人。

汉,高祖九年(前198)。

刘邦哼了一声,这不出息的后代,弄出个东汉也就算了,好歹他大汉国祚还在,现在可好,被分成三半了。

萧何素来爱民如子,听到汉分三国的第一反应是天下会不会又陷入战国事期各诸侯国混乱征伐的状态。这一刻的他与千年后元朝张养浩的感想重合,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4]”是也。

汉,建安五年(200)。 。

曹操拧眉,三国?袁绍已败,荆州刘表尚有一争之力,那么还有谁呢?

曹操想到会担任司隶校尉的张飞,心下思忖,难不成是刘玄德?这般想着,曹操又下令派人寻找刘关张踪迹。

留在大本营的郭美人本人吞咽着佳酿,可惜荀香香不在。后人们真有趣,荀香香可比荀令君有趣多了。

第6章 地方监察制度·隋唐 地方监察制度·隋……

【好了,汉朝的监察制度就说到这里,我们再来往后看。汉朝后面是魏晋南北朝,这一时期的重点是门阀制度和民族关系,朝代更迭太多了,监察制度小有发展但受到很大破坏,“风闻奏事”就是这时候出现的。】

汉,高祖九年(前198)。

萧何脸色很难看,他不好的预感成真了。刚刚不是说汉之后是三国吗?他以为三国鼎立已经是极致了,怎么会是魏晋南北朝?“朝代更迭太多”是何意?得多到何种程度让小辰娘子略过不谈?

汉,元光六年(前129)。

刘彻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风闻奏事啊,风无色无味,毫无根据的奏事么?太可怕了,在他们大汉绝对不可能,就算上奏弹劾的对象是橙子也不行,他还没像天幕所说的那样将匈奴打趴下呢,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