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只是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力道带着鼓励和托付:
“缺什么,不懂的,随时问我。或者......问问张婶,她管过旧宅的厨房,对采买物价门清。”
徐矩顿了顿,目光扫过窗外沉沉的夜色,
“夜深了,早些歇息吧。”
说完,徐矩不再停留,转身拉开了房门。
夜风带着凉意灌入,吹得烛火一阵摇曳。
他没有回头,高大的身影很快消失在回廊的阴影里。
徐如抱着那几本沉甸甸的账册,独自站在跳动的烛光下。
前院父亲的呼噜声似乎更响了,夹杂着几句模糊的“酒......好酒......”。
她走到窗边,轻轻推开一丝缝隙,
望着外面被灯笼染成橘红色的、陌生而华美的庭院,
又低头看了看怀中的账册。
新宅的陌生感与哥哥交付的沉甸甸的“沙盘”,让她再无睡意。
徐如慢慢走到书案前,点燃了另一盏灯,
轻轻翻开了最上面那本账册的第一页......
紫宸殿
跳跃的烛光下,司马庞并未就寝。
他披着一件玄色常服,斜倚在软榻上,手里把玩着一枚温润的白玉蟠螭镇纸。
赵普垂手侍立在一旁,声音低缓地禀报着:
“......徐司业回府后,径直去了漱玉轩......兄妹二人闭门谈话约莫一炷香时辰......”
“徐医令醉酒未醒,鼾声如雷......裴寺卿与谢都尉各自回府,面色均不甚佳......”
“徐府回报,二郎君......徐娘子,接了账册后,漱玉轩的灯......一直亮着,似乎在......看账。”
司马庞捻动镇纸的手指微微一顿,幽深的眸子在烛光映照下,闪过一丝复杂难辨的光芒。
他未发一言,只是将手中的蟠螭镇纸握得更紧了些,玉质的冰凉透过掌心,直抵心底。
暖阁内,只余烛芯偶尔爆出的轻微噼啪声,以及帝王无声翻涌的心思。
“朕知道了,下去吧。”语气却无比平稳。
第119章 补!补!该补就补!
天光微熹,新宅的沉寂,被灶房里“笃笃笃”的切菜声打破。
徐如系着张婶那条半旧的粗布围裙,
袖口挽到肘部,露出纤细却动作利落的手腕。
她正将一块老姜切成薄片,刀法算不上纯熟,但足够专注。
旁边的小陶锅里,清水已滚,米粒在里面上下翻腾,散发出朴素的米香。
她不时瞥一眼火候,又手脚麻利地将姜片、几枚红枣、一小撮陈皮丢进去
这是最寻常不过的醒酒汤方子,父亲昨夜那场“壮举”的代价。
锅里的水汽氤氲上来,熏得她脸颊微红。
她深吸一口气,像是下了某种决心,对旁边帮忙烧火的张婶道:
“张婶,劳烦您,让管家刘伯召集府中所有仆役,两刻钟后,在前院回廊下候着。我有事要说。”
张婶愣了一下,看着眼前这个穿着旧围裙、在灶台前忙碌的“二郎君”,
恍惚间,像是看到了当年那个在旧宅小厨房里帮她摘菜的大娘子。
张婶应了一声,放下火钳,快步走了出去。
两刻钟的时间转瞬即逝,天空已经变得明亮起来。
在前院宽阔的回廊下,黑压压地站满了二三十号人。
这些人都是内务府拨来的仆役,他们无论男女,都身着统一的深青色布衣,显得整齐划一。
每个人都低着头,眼神温顺,宛如被尺子量过一般,笔直地站在那里,没有丝毫的嘈杂声,只有偶尔传来的衣料摩擦的细微声响。
管家老刘静静地垂手立在最前方,他的脸上始终保持着万年不变的恭敬神色,
然而他的眼神却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