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1 / 2)

“此番能与都尉相见,也是一段想不到的缘分。毕竟在下很少离开都城,而都尉又远居焦州。”眼下这庭中只有他们二人,廖毕犹疑一番,终究还是犹疑开口道,“不知都尉可还在为当年的事……”

他的话还未说完,便教对方温声打断了。

“我大病一场,前尘往事都有些记不大清了。或许廖大人也是如此。”

廖毕面上一顿,瞬间领会了什么,从善如流地笑道。

“下官也是半截身子入土的老骨头了,这些年记性确实大不如从前。”

流云短暂遮去了春日暖阳,使得两人脚下的影子也一并淡去,像是那有关黑月的一切过往都将随时光流逝而彻底消散。只有当“黑月”二字不再成为折磨邱家后人、朝臣弄权者傀儡的一刻,那万千英魂才能获得真正的安息。

“廖大人不远千里扣响邱府大门,应当不止是为了与邱某一叙从前吧?”

老将军开口发问,内侍官摸了摸袖中那道密旨,正要斟酌着开口,一道年轻男子的声音随即在他背后响起。

“这位大人是来找我的。”

廖毕神情一顿,顿了顿才侧过身去。

来人一身月白衣衫,恍惚间倒有几分那断玉君高洁清冷的影子,只是细瞧那双形状狭长的眼睛暧昧多情,瞬目间像是藏了心思无数、令人不敢小觑。

廖毕认出对方便是那位传闻中的邱家次子,有意待对方走近才勉强相迎道。

“原来是二少爷。”

许秋迟笑着回礼,走到邱偃身旁耳语一番,随后转身对廖毕说道。

“父亲到了喝药的时辰,大人若是不介意,可以在这府中转一转,在下愿代为引路。”

时辰尚早,想等的人也确实还未出现,廖毕从善如流,心不在焉地跟在许秋迟身后逛起园子来。对方说起九皋的风土人情可谓是声情并茂、滔滔不绝,茶水空了又续、续了又空,茅房也跑了一趟又一趟,内侍官终于有些失了耐心,然而还未开口,他面前的人早已料到他要说什么,先一步开口道。

“不论廖大人在这院中等多久,兄长也不会出现。”

廖毕脚下一顿,这才好好打量起眼前之人的神情。他搞不清对方是在虚张声势还是有意试探,心底又难掩轻蔑,只干笑两声道。

“二少爷说笑了。今日是这九皋城重获新生之日,督护就算再如何繁忙,总会抽空回来一趟。”

“他本来也是要回来的,只可惜时值春汛,附近又淹了几处河湾,他一时半刻是赶不回来了。”

左右都说不明白,内侍官终于拿出了当差时的架子,清了清嗓子道。

“陛下听闻此番平乱之事的前因后果、颇感欣慰,有意提拔断玉君在御前行走。二少爷该知晓,这可是无上的光荣,按理说来,他可是该跪在本官面前接旨的。”

他终于亮明来意,一顶“君恩”的大帽子压下来,不管对方如何顽劣,总该知道收敛了,不料那邱家次子闻言、竟快走几步凑上前来。

“兄长来不了,我倒是个闲人、乐得走这一趟,不知廖大人意下如何?”

一个常年幽居外郡的次子,就算想充个数只怕都不够分量。他是为那名声在外的断玉君而来,提个没有分量的次子回去如何能够交差?这邱偃打得什么算盘?做他的春秋大梦去吧。

对方如此不自量力,廖毕当下也毫不掩饰地为难道。

“二少爷无官无职,同下官走这一趟实在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他只差没将“拒绝”刻在脑门上,面前的人却好似半点也瞧不见,只压低嗓音道。

“在下也是为廖大人着想。大人且细细回想,此番千里迢迢来到九皋究竟为何?”

那廖毕没有立刻开口,常年游走殿前、侍奉过两任君王,“谨慎”二字已经刻进了他的骨头里,故作沉吟一番后才开口道。

“陛下旨意,自然是要邱家人北上都城,论功行赏只是其一,最重要是协助金石司将秘方一事定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