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留了下来,走到准备吃食的妇人面前唠嗑。
这一批妇人,是整个村子做饭手艺最好,最有厨艺天赋的人!
第468章 红薯新吃法
沈清看着她们将红薯淀粉用水调匀,倒入大铁锅中薄薄的一层,变色微微焦边后揭起,一张大大的面皮儿平摊放在案板上。
如此反复,没一会就摞了一指厚。
接着用菜刀切成丝状,抖散。
沈清看明白了,这就是红薯粉条啊!
只是把用水煮这道改成了用锅烙。
果然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这才多长时间?已经研究出这个吃法了!
做吃食的徐红梅被沈清看的不好意思,解释道:“这个老好吃了,平日里用猪油渣炖大白菜,再下入红薯粉条,有肉有菜再加上它,热乎乎饱肚子还有油水。”
“是啊,这红薯不仅产量大,吃口还特好!精米白面的偶尔吃一顿就成,哪能天天顿顿吃?那得富裕成啥样了。
况且这红薯粉老麻烦了,晚上吃它也对的起大伙。”
“我们还有牛肉汤、羊汤配它哩,牛肉汤、羊杂汤里面下入红薯粉条,再撒上一把葱花或芫荽,老香了。”
“沈清你放心吧,不寒酸。”
沈清:......她想起来一个地方美食。
淮南牛肉汤,配上烧饼,要是想单吃管饱也能下入红薯粉丝,一口喝下肚,全身通泰!
她回道:“不寒酸,肯定老香了,而且不定就比精米白面差,有些食物配精米白面反而没粗粮好。”
沈清的话简直说到众人心坎里去了!
“对对,你说得对!像那个铁锅炖大鹅贴饼子,苞谷面的反而比纯白面的好吃,你说奇了怪了不?”
“还有加了红枣熬的粥,小米反而比大米更香甜合适,也是稀奇。”
她之前想着大米精贵,肯定好吃,试了下发现反而没小米熬出来的浓郁香甜。
沈清顺着说道:“是啊,食物是各有各的好,只是咱们没发现罢了。
你们这粉条就很好,唯一不好的就是太麻烦了些。”
这话一下子打开了众妇人的话匣子,说起吃食大家有说不完的话题。
“谁说不是?又要调这个粉,又要热锅,还要摊面皮,这火不能大不能小,大了小了都容易不成功;
也就是不赶时间,要是赶时间是万万来不及的。”
“对,也就是办喜宴,想着让大家伙吃个新鲜吃食,加上牛骨汤羊杂汤本就是熬好的,不费事,不然真心来不及。”
“这吃食就是费时间上,要是能直接拿出来下进锅里该有多省事啊。”
沈清听到这儿,顺理成章接过话头:“说不定可以呢?同样是弄熟,要是在晒干保存,不就是熟的么?
等吃的时候拿出来,下入锅里,是不是就一样?”
徐红梅眼前一亮,惊喜道:“我觉得行!”
“一张张摊平也怪费时间的......”
沈清引导道:“咱们能不能用水煮?调成糊糊状,跟做面疙瘩似的,区别是做好后捞起来晒干保存,一次就能做一大批,为了下次吃的时候方便。”
庄稼人的活计集中在一起了,平日里闲是很闲,只要弄好一日三餐,但忙的时候甚至扒口饭都没时间,所以食物要趁闲的时候准备好。
二来也是换口味,好保存。
“哎呀,我之前弄过,它和面疙瘩可不同,面疙瘩多煮一会就熟了,它煮来煮去里面还是有个浆白的疙瘩,咬不动不好吃。”
“你那是热水下锅,外面的熟了里面的还是生的!包裹住了所以里面就没法熟;
不过这样的话,咱们干嘛不做细一点?不就容易熟么?”
“怎么做细?它又不是面条,还能拉细,我一弄它就断了。”
“要不用模具?木头啥的应该可以吧?”
热火朝天的讨论声中,